不久前,我将简书钻余额截图发了一条朋友圈,于是底下有人评论问我:
“这是什么?”
“钱。”我开玩笑道。
“人民币?”
“不,是股份。”
FTN征文大赛|来简书两个月,我如何看FTN
那个时候,我刚刚加入简书,成为会员,对简书的一切一无所知,之所以购买会员,是觉得不管在哪里,会员总要优待些。这是当时纯小白的我内心真实的想法。
现在,加入简书两个月的我,对我当初把简书钻定义为股份深感明智,它的确是股份,我们在简书这个平台上的股份。
我知道,虽然这个平台有1200万简书用户,但有些用户连本身平台上的简书钻和简书贝都还没弄清楚,自然对FTN的认知更加缺乏。
就拿我来说,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甚至很排斥看和“FTN”有关的任何文章,因为先入为主地觉得看了也看不懂。
直到此次FTN大赛的突然来袭,遵从本心来讲我的确是对88万简书钻动心了,好像“女孩子”这种生物天生对“钻”这个字眼毫无抵抗力,比如我们一看到“钻戒”就会两眼放光。
于是从来不看此类技术文的我,居然把Fountain 白皮书v0.96(深刻建议小白先读一下白皮书)读了三遍,我自己都有点诧异呢。
我们要谈FTN,还得先来谈谈简书钻、简书贝。
我是2018年11月加入的简书,这个时候简书刚刚完成新一轮的币改,简书钻的出现完全取代了原来的“积分制”。
那么,什么是简书钻呢?
我们都知道,公众号、知乎、豆瓣等写作平台的出现,让每个作者在平台发布的文章会附带三个东西:阅读量、评论数、点赞量。这些,也是流量和粉丝的体现。
在其他平台,这些东西似乎只能给创作者带来价值,却和贡献阅读、评论和点赞的贡献者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在简书,不管你是自己创作写文的作者,还是给他人点赞评论的贡献者,你的价值,都能得到体现和证明,这个证明,就是——简书钻。
FTN征文大赛|来简书两个月,我如何看FTN
但是简书钻只能体现你的贡献值,却不能流通使用,这样,简书钻就还没能体现出它更多的价值——对于用户的价值。
为了实现简书钻的流通使用,2018年12月,简书平台引入了简书贝。
那么,什么是简书贝呢?
我们都知道,公众号一类的平台,粉丝如果很喜欢某作者的文章,可以给他进行金钱打赏。而在简书,我们之前与公众号类似的是给喜欢的作者送糖果。
现在,我们有了简书贝,可以直接打赏作者,还可以实现转赠,购买小灯笼,前两天,有人在简书进行了笔记本拍卖,直接转贝就可以,甚至有人,在简书用简书贝买了一箱橙子,可以说,简书贝在简书平台上,实现了代替人民币的功能。
FTN征文大赛|来简书两个月,我如何看FTN
可是,尽管如此,有些人还是觉得简书贝并不能完全替代人民币,那么简书贝可以实现转化为人民币吗?当然,能啊。于是,我们的FTN就出现了。
那么,什么又是FTN呢?
官方解释说,FTN是Fountain(方太)最基础的价值记录单位。
思源在征文里说,FTN就是一种通证,为你在平台上的贡献和权益作证。
而我所理解的FTN,是实现你在简书写作变现的途径。
因为有了FTN,我们在简书上创作、点赞获得的简书钻变成了钱包里的人民币,这不就是写作变现的体现吗?
到了这里,我相信很多小伙伴已经知道了这三者的关系(1简书钻=1简书贝=1FTN),我们回到开头我所提到的股份,这是怎么理解的?
可能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FTN是如何变成人民币的,通俗点理解就是把FTN在交易所挂卖、出售。这就有点像买卖股票了(有些人可能从来没有买过股票)。
同股票一样,每股多少钱就如同每FTN多少钱,持有数越多,钱就越多。十万钻大佬因为持钻数多,收益也多。所以拥有简书钻的我们所持有的就是简书的股份。
买过股票的人都知道,我们一直期待数字是红色(涨)而非蓝色(跌),同样的,在交易所里,我们也期待数字一直是红色,这会意味着简书钻越来越值钱,你的文章也越来越有价值。
Fountain被称为生态系统,学过生物学的人都知道,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类比过来就像我们和简书平台、文章、其他作者等等一系列的错综复杂关系。
也许从你加入简书的那一天起,你和Fountain就已经绑在了一起。
FTN征文大赛|来简书两个月,我如何看FTN
作为持股者,我相信,你也期待在这一次投资中,收获更多的价值,但也正如思源所言:
只有简书生态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所有的努力才会有价值。期待,简书作者们,和简书、简叔一起成长。
我是一枚妥妥的小白,但从我认识简书钻那一天起,我就知道,这是一场投资,超越写作变现本身价值的投资。
另外,推荐大家去读思源、旸瑫、七星小鱼、币布斯的征文,比起那些纯技术文来说轻松易懂得多。
01《FTN征文大赛|作为简书老用户,我为什么拥抱FTN?你也能读懂的FTN通证逻辑》
04 《FTN征文大赛|简书和方太的故事(一):简书村发展遇瓶颈,简本聪力荐币布斯》
好好读读吧,比你想象的还要好懂哦。
本次FTN征文,除了让大家冲着那88万钻冲锋陷阵,从某种程度上,也是督促诸如我一类的作者们去学习未知的东西,因为一无所知,因为生涩难懂,才更应该去学习,去探索,缺乏认知的背后,往往藏着大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