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目标与用户需求
用户等级作为激励体系,一方面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增加留存,粘住用户,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度量每个用户在产品中的成长过程和价值,便于分群运营。
我们为什么要建立用户等级?
1.1企业的目标:
A、内容质量:优质的内容是社交的基础,鼓励用户创作优质的内容
B、提高活跃:增加用户打开频率、用户使用内部功能频率与粘性
C、忠诚度:平台得到用户的尊重,用户对社区价值观的认同、品牌认同与归属感
D、用户关系:提高用户互动频率、细化用户资料,建立用户之间的同好关系、用户在情感上关联
E、社交生态:建立用户等级分层、精细化运营。分策略维护轻度与重度用户,培养意见领袖。
F、用户付费:促进用户付费、提升营收
1.2用户的需求:
A、安全需求:基础需求外其他实际有用的价值
如:飞猪旅行高等级会员可获得更多优惠券、酒店折扣权、机场贵宾室使用权
B、尊重需求:具备等级荣誉感
例:淘宝高等级用户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用户的个人消费能力
C、社交需求:用户关系上的情感价值
例:QQ高等级用户可获得更少的加群、加好友的人数限制
D、自我实现需求:在某社会层面得到自我提升
例:大众点评高等级用户表现在体验商户层面上的专业性与引导性
三问
我是谁?
A满足业务目标、与用户需求
B满足精细化运营
我从哪里来?
A规划用户路径
B定义权重、计算成长值
我要去哪里?
A激励方法与场景
B输出等级精细化运营
二、等级系统的范围
2.1等级系统的运转
我们知道等级体系的本质是资源互换。用户资源通过等级资源转换为企业的目标,企业资源通过等级资源转换为用户的需求。在这个循环中,等级体系作为核心,负责核算各方价值,建立合理的“兑换汇率”。
作为用户激励双子-等级系统,与积分系统不同之处主要在对换算方式上。积分系统中,用户获取的积分直接兑换相应的商品。商品包括:可使用积分量化的优惠券、折扣服务、具有时间区间的互联网增值服务等一次性商品。而用户系统中,用户获取的“成长值”,以时间内累计划分层级,每个层级兑换相应的服务。服务包含:定期发放的券、具备周期性的折扣服务与互联网增值服务。可理解为,兑换形式的异同:单位积分VS累计增长值;兑换激励服务的异同:一次性商品VS长期服务。
2.2三问
我是谁?
A满足业务目标、与用户需求
B产品需要满足运营的精细用户分层需求
我从哪里来?
A通过需求规划用户路径,用户任务行为
B定义权重、计算成长值
我要去哪里?
A基于成长值涉及激励方法与场景
B输出用户分层数据
2.3等级系统的需求范围
三、结构拆解
3.1成长任务
作为企业需求的落地形式,对于一个产品来讲,建立用户体系,必须要基于一个核心目标,就是用户分级,实现精准运营,为高价值的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根据不同的产品属性,高价用户也具备不同的行为。对于视频产品来说,可以有这么几个维度:点播、观看时间长、购买频度高、能够促进产品形态改进、平台重视度高。影响用户的行为模型B=MAT。首先,有充分的动机具备吸引力、更低的门槛,其次用户具备完成的能力,最后具备外部高频的触发环境促进用户循环深入
3.1.1任务类型
根据企业需求侧重点不同,对于用户的任务要求也会异同。根据需求类型区分,其映射的任务被划分多个类型,分别指向不同的企业需求。同样是社交类型的平台,知乎更侧重鼓励用户回答问题,而大众点评则更鼓励用户发布点评内容、视频小说网站则鼓励用户观看与阅读。
A、内容质量:
主动如:发布内容、发布点评、发布问题、回答问题等
被动如:内容被评优精选、获得高赞票数、获得推荐
如:大众点评用户需要写更多的评价/攻略/视频方能快速升级,内容的数量基数越大,优质内容才能越多。
B、提高活跃:增加用户活跃使用功能频率、浏览页面、资料补充
如:QQ用户可以通过累计更多在线时长,提升自己的等级
D、用户关系:提高用户互动频率,建立用户之间的同好关系、用户在情感上具备归属感
如:映客作为直播平台,鼓励用户开直播、送礼评论分享等
E、用户付费:促进用户付费、提升营收
如:PPTV付费用户可以获得加速获取成长值的能力,以鼓励用户付费。电商类更是以
其他:忠诚度、社交生态主要依靠企业对产品的渲染和深耕。
3.1.2执行类型
新手任务,教育引导用户使用、完善用户信息
日常任务,登陆签到、点赞评论、
主线任务,发布内容、购买商品、观看内容(广告)
其他任务,活动任务、打赏
3.2成长值
根据权重将任务量化成为具体数值
1、累计类型等级
这类等级的计分规则只增不减,常见的QQ等级
2、弹性等级
增加用户紧迫感:这类等级的计分规则有增有减,如淘宝88会员,
帅选垃圾用户:部分用户可能被减至初始值以下
3.3等级分层
不同产品根据需求,对等级规划也不尽相同。
3.3.1、不分层
直接或间接使用成长值,一般具备弹性,具备降级机制。
淘宝88会员:0-1000成长值 考虑降低用户成本,默认获取
3.3.2、分层
3.3.2.1分别类别
对等级分层进行等级划分,各个产品也不尽相同。笔者将其分为大跨度分层与小跨度分层,大跨度分层归类为20层等级及以上,大跨度分层归类为20层等级以下。
1、大跨度分层
如QQ每个星星为一个等级,最高达144级即两个皇冠一个太阳。PP视频共分为64个等级,用户达到最高等级需要活跃931天。映客直播用户等级更是达到600个。
大跨度的好处:等级拉长,用户可以频繁感受到等级带来的变化。由于周期长,给用户的主观感受升至顶级难度大,这种类型的分层已经较大的弱化了阶层观念,一般不会刻意强调最等级高的优越性,这样容易让用户丧失信心,现实中多数用户一般并不知道QQ最高等级是多少级。也是因为周期长,付费群体有了加速的可能,又不会引起非付费用户的反感。与付费会员等级容易区分。
2、小跨度成长值换算
如:大众点评一共有8个等级,QQ阅读用户成长等级一共分为6阶。
层级低,用户实际升级难度大,分层相对稳定。分层少,阶层观念强,各阶层激励具有明显差异性,用户距离下一个等级主观距离也会近,有助于用户建立信心。与付费等级不好区分,付费用户加速成长功能兼容性略差。
3.3.2.2分层策略
一般情况下满足宽进严出
1.首层快速带入,减低门槛,用户可以不费力气的被纳入用户体系当中。
2.次层快速适应,用户能够主动通过少量任务,轻松获得晋级激励。因为首次可以快速晋级,一般次层级用户聚集量最大,需要着重引导用户深入。
3.中层大跨度,升级难度倍数增加。中层作为主力价值用户集中层,升级难度大,一般设立较大跨度,拉长层级数目分散用户,中层可以有多个等级组合。
4.顶层收口,难度几何增长,对用户量进行收口,以烘托高等级的稀缺性。一般需要活跃两年,用户才能达到。
5.兜底,避免由于宣发、付费等系统对成长值的影响,保留最高一层兜底。
函数略复杂下面是我拷贝的,亲们体会下
计算函数类型
等级成长值计算一般会有几种比较通用的计算方式:幂函数、指数函数及分段函数。
对于想要设置更多的用户等级的产品,大多采用幂函数。通过拿到马蜂窝及汽车之家的等级规则,并做一下简单的回归分析,可以看到其等级成长值计算类似于幂函数。
所需成长值=96.372*等级的平方-2197.5*等级+10018
所需成长值=19464*等级的平方-89679.5*等级+89000
成长值计算逻辑
确定产品类型,选择计算成长值的函数类型F(指数函数、幂函数或分段函数);
根据产品生命周期,自定义用户成长到最高级所用时间Tmax;
根据前面“定义影响等级的行为”,计算出用户每日可获得最大分值Smax;
根据b&c,计算出用户在该产品中整个生命周期中一共可积累的最大分值Mmax =Tmax * Smax;
根据最大分值Mmax和函数F,计算出用户可达到的最大等级Dmax,于是可以得出用户成长的等级区间[1,Dmax];
根据等级区间[1,Dmax],计算出每个等级对应的成长值。
按照上面的步骤,用户等级成长值基本的demo就可以制作出来了!
四、用户激励
4.1、等级激励
4.1.1需求模型分类:
作为承载用户需求的落地。不同平台用户需求
A、安全需求:实际有用的价值,
如:满减优惠、特殊权限、去广告等
B、尊重需求:具备等级荣誉感,
如:优先展示审核、优先客服服务、排行榜单等
C、社交需求:用户关系上的价值
如:个性化装饰与表情、被推荐、加更多好友、查看更多访问好友、黑名单。表现在与低等级用户的区别
D、自我实现需求:在某社会层面得到自我提升
如:知乎的高权重反对权与投票权、话题修改、
4.1.2
按照资源占用分类
功能特权类:例如免广告、产品相关的功能扩展、获取生日礼包、单次操作获得更多经验值、达到活动参与门槛等;
资源优先类:例如官方热门推荐、优先推荐参与官方活动、提高活动中奖率、优先客服处理等;
视觉差异类:头像、昵称、挂件装饰元素、登录动态效果等;
兑换抵现类:(限时/抢先)兑换礼物、参与抽奖、商城消费抵现等;
4.2用户荣誉感
荣誉感是一个感性的词,产品设计者为用户层级赋予荣誉感。
1、满足需求
我们知道用户的满意度取决于设计者赋予的魅力需求和期待需求。用户等级作为非必须品,如无法满足用户在必备需求外更高等级的需求,就极易沦为无差别需求。这需要产品设计者在激励单元,根据用户群体属性进行设计。
2、满足用户价值观需求,赋予情感
情感归属,让用户变成他想成为的人,用户想成为小说家、设计师、点评家乃至想本平台元老等等。用户本能的需要被认可,可以在等级称号、勋章、排行可以设计出相关元素,情感烘托。
3、环境迅速带入
等级系统就像一个宇宙,就像是我们再看小说的时候要了解故事背景与人物关系,才能快速加入群体活动。过于生硬的设计,会让用户迷茫。可以多部分触发,告知用户高等级用户的优越性,引导其加入。也可以以诸如,果园植物宠物的形式表达用户等级,增加吸引力,引导用户迅速参与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