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一周回来,面对着堆积的作业,陷入了愁思。争分夺秒地改完了作业本,发现漏题现象严重,另外一样本子不敢再发了——根本来不及订正啊!忙忙碌碌的一天,几乎没有时间给孩子个别订正,除非占用下课的时间,可是这又于心何忍?作业整理课订正了一下作业,已经好的孩子无所事事,嘈杂声响成一片。尽管事前已经估计到会有这样的问题,还是忍不住点了几个孩子的名字,以至于有个小姑娘放学时还泪眼盈盈。后悔自己的失控!另外的作业采纳了同事的建议,只改了两课,发回去订正。这样每天两三课,尽可能在这几天内订正完毕。
记得之前看到过“心理除法”,就是把大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或者说把总目标分解成若干层次的小目标,叫做目标分解法。它可以分散人对总目标的注意,而着眼于一个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从而减轻心理压力,增强实现目标的信心,提高活动的效率。由于这种分解只是心理上的,所以有的心理学家把它叫做"心理除法"。在你为孩子定功课进度时,真是最恰当的方法。尤其对精神上还未分化的低年级孩子来说,长期性的展望或全盘性的看法,还很难做到,他们具有只能看见现实的、眼前目标的倾向。换言之,答应孩子一个月以后吃顿冰淇淋大餐,还不如现在给他一颗糖果吃。譬如一本三十页的练习簿,与其沉重地放下,叫孩子一个月把它做完,不如每天撕下一张交给孩子。这虽是小小的技巧,却可以说是消除孩子沉重压力感的“心理上的除法”的巧妙应用。
我想,作为一个低段的老师,我们都曾想过给孩子制定长期的目标,深感自身责任的重大。这时,不妨我们也采取点心理除法,注重眼前的一些常规和细节教育,不要动辄将来会怎么样。我们承认教育存在着规律,但这些规律是由各个细节体现的。活在当下,教育就在当下。
10月3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