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读书笔记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三六——惠香(十)、2024-11-09

再读陈寅恪《柳传》三三六——惠香(十)、2024-11-09

作者: 老胡_8418 | 来源:发表于2025-01-09 05:03 被阅读0次
漆室女  网图侵删 白云亲舍   网图侵删 弘光帝网图侵删

        先生引此劫之后,黄皆令诗一首,以证其哀:皆令此次经过,其《离隐歌》中必有叙述,今既不可得见。顷存《丙戌清明》一首,当是被劫之时或距此时不远所作,茲彔于下:倚柱空怀漆室忧,人家依旧有红楼。思将细雨应同发,泪与飞花总不收。折柳已成新伏腊,禁烟原是古春秋。白云亲舍常凝望,一寸心当万斛愁。(见梁乙真《清代妇女文学史 第一章第二节 秀水黄皆令》条。)

        典故:①胡引:漆室,《列女传卷三仁智传鲁漆室女》:漆室女者,鲁漆室邑之女也。过时未适人。当穆公时,君老,太子幼。女倚柱而啸,旁人闻之,莫不为之惨者。其邻人妇从之游,谓曰:“何啸之悲也?子欲嫁耶?吾为子求偶。”漆室女曰:“嗟乎!始吾以子为有知,今无识也。吾岂为不嫁不乐而悲哉!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笑曰:“此乃鲁大夫之忧,妇人何与焉!”漆室女曰:“不然,非子所知也。昔晋客舍吾家,系马园中。马佚驰走,践吾葵,使我终岁不食葵。邻人女奔随人亡,其家倩吾兄行追之。逢霖水出,溺流而死。令吾终身无兄。吾闻河润九里,渐洳三百步。今鲁君老悖,太子少愚,愚伪日起。夫鲁国有患者,君臣父子皆被其辱,祸及众庶,妇人独安所避乎!吾甚忧之。子乃曰妇人无与者,何哉!”邻妇谢曰:“子之所虑,非妾所及。”三年,鲁果乱,齐楚攻之,鲁连有寇。男子战斗,妇人转输不得休息。君子曰:“远矣,漆室女之思也!”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此之谓也。

        ②胡引:禁烟,禁止炊爨。古春秋,是用寒食之典故?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日,约在清明节前一、二日。晋文公时为求介之推出仕而焚林,之推抱木而死,全国哀悼,于是乃定是日禁火寒食。见《艺文类聚卷四岁时中寒食》引晋陆翙《邺中记》。因介之推有龙蛇歌,故也称为“龙歌节”。也称为“冷节”、“寒食”。

        ③胡引:白云亲舍,《大唐新语卷六举贤》: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为儿时,门人有被害者,吏就诘,众争辨对,仁杰诵书不置,吏让之,答曰:“黄卷中方与圣贤对,何暇偶俗吏语耶?”举明经,调汴州参军。为吏诬诉,黜陟使阎立本召讯,异其才,谢曰:“仲尼称观过知仁,君可谓沧海遗珠矣。”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诗意:1、2句,(当初我)倚柱怀忧,别人家依旧红楼歌舞;3、4句,回忆起来(这个忧虑)应当与细雨共同发泄出去,泪水如春花一样收不住;5、6句,(现在到了)新的一年,柳枝堪折,寒食清明之际;7、8句,(我)望着家乡的白云,心中愁苦万分。

        第二句红楼,或是观牧斋为南明弘光朝吏部尚书时,弘光之醉生梦死也。第五句之折柳,或是桓温“树犹如此,人何以堪”之悲哀也。第六句当是晋文公呼唤“足下”之悲哀也。区区女子,不谙政事,犹有漆室之叹,弘光衮衮诸公,宁不知哉?其悲如是,家国之悲也。“人家依旧有红楼”,不胜哀哉,不胜哀哉!

相关文章

  • 随笔(三三六)

    学习吴佩衡先生应用白通汤验案一例 白通汤出自《伤寒论》314条,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本条主要论述了...

  • 小暑村居杂兴

    院外竹风送桂香, 塘边槐柳秀清妆。 细雨萤光愁玉意, 洗尘和惠护华芳。

  • 柳狭惠

    她倚在窗前望着远山潸然泪下。 在一场春雨之后,远山被雨水洗过,青苍翠绿清晰可见,但寂寞幽郁却紧急高悬,它进入她的眼...

  • 大吉大利

    显王三十三年(乙酉,公元前三三六年) 邹人孟轲见魏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君何...

  • 《南渡北归》

    大约三周的时间,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点,终看个梗概。望再读陈寅恪和梅貽琦。

  • 【悬疑】血瞳爱上玫瑰(6)

    上集简介:公主和柳惠,糖古回宫了...... “好的,公主殿下!那我们就尽快回去吧!”柳惠恭敬地说。 “柳惠,我觉...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

  • 现代西游记与文化悲剧

    1969年陈寅恪与夫人死于中山大学,次年台湾即举行了追思会,主持者俞大维正是陈寅恪的表弟兼同学。十年后,陈寅恪文集...

  • 寅恪先生传之旁识二则

    近日借阅《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一册,读其中蒋天枢《陈寅恪先生传》一篇,有两点心得,略述于下: 传中记...

  • 春寻

    初春劲草和风软,松陪褐柳换绿装,倩影融融入雾团,榆叶梅枝传香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再读陈寅恪《柳传》三三六——惠香(十)、2024-11-0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olfj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