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与不认识的人交谈,尤其要注意艺术,否则达到的效果是天让之别。
秦朝未年,刘邦在沛县起兵,张良,萧何陆陆续续来到刘邦身边,因为有了张良,萧何的辅助,刘邦终成霸业,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身上有2个优点,这是他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一是他能够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二是刘邦说话的艺术非常高超。
韩信与刘邦有次精典的对话:
韩信:上常与信言诸将能不同“否”,各有差,高低。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擒”?”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擒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刘邦说:“运筹帷幄,吾不如子房;治理国家,吾不如萧何;排兵布阵,吾不如韩信,然后吾能将此三人,且为吾所用,从而得天下。”与韩信的这段对话,堪称史家经典。可见刘邦的说话艺术已达炉火纯清境界。
刘邦与项羽垓下对恃的时候,稍有不愖便有全军覆灭的危险,苦苦思索后决定派陈平去项羽那边使离间计。但有人向刘邦进言说陈平这个人品德不好,喜欢偷嫂。刘邦便决定问问陈平。陈平也不解释,只问刘邦答应不答应我去,答应了回来便解释,不答应解释也没用。刘邦最终还是答应了。事后还是有人反对陈平去项羽那边做说客。刘邦说:“我知道,你们不就是说他偷嫂吗,品行不好,怕他投降坏了我的大事。他偷嫂怎么了,他又不偷我的国。”一句不偷我的国,解救了一场战争,如果不是陈平使的离间计,项羽恐怕不一定会败。足见其说话的艺术高超。
阮籍《晋书·阮籍传》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竖子指的就是刘邦,很难想象一个一点文化都没有的小混混,居然会有如此高超的说话艺术,难怪张良和韩信说刘邦是天授也。
刘邦在被项羽逼的无处安身的时候。顶羽为了使刘邦早点投降,便把刘邦的父亲绑来了,准备给烹煮了吃。刘邦说:“吾俩早己结拜,吾父即你父,煮了以后,勿忘分我一杯羹。”项羽无奈说不过刘邦,只好把他父亲给放了。
刘邦没文化,但是说话的艺术却是博士后的水平,真乃天授也。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这是说话的奥妙。
刘邦打骨子里是看不起读书人。秦始皇“焚书坑儒”怕读书人坏了他的大事,但洽洽是这个不读书的人,抢了他的江山。郦食其第一次见刘邦穿的很客气,说话也很文气,感觉像儒生,刘邦说:“不见。”郦食其那个火。
第二次去见刘邦的时候对门卫大声吼道:“我是高阳酒徒。”刘邦说:“见。”这一见就改变了郦食其的命运。这就是郦食其说话的技巧— 与其曲谨,不若疏狂。儒生跟酒徒,一个曲谨,一个疏狂,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一天秦始皇去见玉皇大帝,来到南天门,见2小孩在打架,一个穿红袍,一个穿白袍。便向穿白袍的问道:“小孩,玉帝宫咋走。”白袍小孩也不回应,秦始皇再问。白袍小孩说:“老头,没长眼睛,没看这是南天门吗,玉帝就在里面。”秦始皇心想,这南天门玉帝宫这么大,哪去找。这时只见红袍小孩上前,对秦始皇一抱挙,说,这位帅哥,一看你就是个英雄,不是等闲之辈。王帝宫这样走:“穿过这南天门,笔直走10里地就是广寒宫,穿过广寒宫往右走20里地,就是八星宫,穿过八星宫往左走30里地,就是玉帝宫,大哥可记住了哦。”秦始皇说:“谢谢小兄弟,记住了,给你一个赞,么么哒。”
秦始皇来到玉帝宫。玉帝说:“赢政,你不在大秦,来此作什。”始皇说:“玉帝,想我那不孝子孙胡亥没用,我走之后,何人来继承我的大秦,特来请示陛下。”玉帝说:“南天门外有2个小孩在打架,你觉得哪个小孩合适。”秦始皇想了想说:“红袍小孩合适。”玉帝说:“那就这么定了,红袍小孩,他叫刘邦,几年后便是他继承你打天下,为大汉天下。”
春秋战国,谋士策士,纵横捭阖,凭三寸不烂之舌,指东说西,纵横于帝王间,把春秋战国搅了个天翻地覆,帝王的江山大部份是靠他们说出来的,此所谓说话的艺术。一言以兴邦,刘邦的江山早已定,原来是他说来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