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讲课,看到前排的小李同学正忙得不亦乐乎,好好的一支钢笔已经被肢解开来,手上满是墨汁,上课用的课本被扔在一旁睡大觉。这就是他上课的常态,已经不止一次发现他上课在搞小动作。班里这样的孩子是大有人在,班里的家长们对孩子的学习是非常的重视,他们生怕孩子落下,即使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课,没有把老师讲的知识点掌握,爸爸妈妈们也会想尽办法给孩子补救,久而久之孩子就形成了一种依赖,不用好好听讲也没关系。我教过的一届孩子,那学习习惯,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那是“百年不遇”的糟糕。上课的时候干什么的都用,犹如置身于自由市场,孩子上课手里不能闲着,一个月下来我没收的小玩意都装满了一个大花盆,奥特曼卡、漫画书、拼装小人、玩具小车、彩泥……收了也不在乎,再买新的呗!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面对不可救药的孩子,家长就直言:“养了这样的熊孩子,爱咋咋滴,我不会管了。”仿佛这孩子是给别人家养的。在他们的身上我花费了很多的心思,多次跟孩子做沟通,想激发出他们内在的动力,无奈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无比惋惜地对他们说:“到了中学,你们会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家长除了把你们送到辅导班里,给你们甩上大把的辅导费图个心安之外,别无他法。”三股绳拧在一起才会有力量,孩子自我放弃,家长充耳不闻,光凭老师的一己之力又能改变多少呢!
这帮孩子大部分的课堂表现还是不错的,能跟上老师的节奏能走进课堂。但是随着了解的深入,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很快捕捉到一群在课堂神游的小孩,比如老师刚刚落下的话,让他们再起来复述一遍,竟然不知所措;刚学完的古诗,让他起来读读,竟然把好好的一首诗读得惨不忍睹,这样的状况令人堪忧。还有一群坐不住的孩子,上课东倒西歪的、东张西望,每次不得不停下上课的节奏,来处理他们的坐姿,来提醒他们专心听讲。说实话,一个坏习惯形成很容易,但是要改变却很难,除非孩子自己想要改变的意愿。 我曾教过一个孩子,上课坐不住,自己不听课,还会扰乱正常的课堂秩序。多次此批评教育无果,我只好对其妈妈说:“你过来陪读半天,看看会不会有改变。”结果妈妈坐在孩子旁边半天,看到孩子坐在那里如坐针毡,左右摇摆,老师讲的啥也不知道,实在看不下去了,气得一个劲地扭孩子的大腿,希望他能安静下来好好听课。中午放学的时候,妈妈一下子崩溃了,趴在桌子上放声大哭,孩子站在一边冷冷地看热闹。用妈妈的话说,孩子小时候身子骨弱,管着他吃好喝好,事事顺着他,别哭闹就好,谁知道养成个好习惯会这么重要?其实摊上这样的孩子,哪位父母都不情愿。可是错过了孩子最佳的教育时期,这些根深蒂固的恶习无法改变的时候,剩下的只有家长无助的泪水和悔恨。
每天批阅孩子的家庭作业,是我给自己布置的一份额外的负担,没有时间,就得自己挤时间,在食堂吃过午饭,就快点回办公室,利用中午休息的空闲把作业批阅出来,主要想在第一时间发现作业中的问题,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中。所以作业发下来的时候,我的要求也是格外严格,必须改错。我对孩子说:“老师辛辛苦苦把你们的作业批出来,把错误一一圈画出来,你们一定要认真改错,然后巩固、掌握,要不就太对不起老师的辛苦劳动啦!”希望孩子能明白老师的这番苦心。最近发现小周同学的作业做得越来越差,特别是练习册经常空一片。我问他原因,他说:“不会做。”我问他问什么不会做?其实他自己也很明白,因为上课的时候他也是几乎不听课,自己忙自己的。我告诉他:“随着年级的升高,知识的难度越来越大,不像一二年级,有个底子,再耍点小聪明,也能考上点分数。现在老师讲过的题目都做不出来,就是最好的证明,不听课就会落后,越落越多。”他好像听懂了似的点了点头,我让他把空着的题目先补上,说实话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看着孩子补家庭作业,去给把课堂的知识再讲一遍,将来的老师更不会这么做,当下最重要的还是靠自己,学会钓鱼的本领,就会有吃不完的鱼,学习的能力也是如此,当孩子具备这种学习的能力,知识也会源源不断而来。
说实话,再优秀的老师,也无法让所有家长都满意。教育最需要的,不是相互指责,而是爱的引导。家长是孩子的父母,还应是孩子的朋友;教师是学生的良师,也该是学生的益友。我们都要知道,没有完美的老师,也没有完美的家长。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老师与家长的相遇,能够碰撞出最大的教育火花。家长与老师的相逢,本就是一场爱与信任的邂逅。父母一定要做个优秀的家长,六个字:尊重、信任、支持。父母要懂教育的艺术,千万不要在孩子面前谈论老师的不好,父母爱议论是非,无形中孩子也会跟着大人模仿,久而久之,孩子对待身边的人就会充满挑剔,喜欢评头论足。要多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要学会欣赏别人。
曾有一个哲理小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看别人满是缺点,其实你自己缺点会更多。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有的家长朋友问我:“现在开始行动来改变,晚吗?”我说:“不晚。只要你有那个决心和毅力,奇迹就会发生。”
写于2019年9月20日
班级日志(第三周)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