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作者: 艾润芝 | 来源:发表于2019-03-13 20:22 被阅读0次

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

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自我的本质。

问题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获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谅解和同情?

答案是肯定的。

小说中拉姆齐夫人是一位把充满分歧、争论和混乱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融洽的艺术家或者说是高手。拉姆齐先生和夫人的性格大相径庭,但是他们相辅相成、伉俪情深。拉姆齐夫人和塔斯莱先生的性格也迥然不同,但她也能给他以同情和帮助。而且还促使互相反感的塔斯莱和莉丽的关系融洽起来。

问题二,自我是否有可能在一片混沌之中认识和把握真实,是否能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建立起某种秩序?

拉姆齐夫人在她亲友的小圈子寻求真实、建立秩序。而她取得的成功有限度:

(1).有着非凡的数学天才、可能会成为一位大数学家的儿子安德鲁•拉姆齐被炸死于法国战场,

(2).女儿 普鲁•拉姆齐是个完美的小天使,死于难产;

(3) .她促成敏泰和保罗组成家庭,婚后一年左右破裂,结果很不理想;

(4).她看好莉丽和班克斯,也未按照她的心愿结合;

(5).莉丽在心中构思数十年的油画,完成后知音难觅........,

个人能力毕竟有限,只要在各自力所能及范围内真诚地追求探索过,人生的意义于此。

问题三,自我是否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混乱、寂静、死亡充斥,拉姆齐夫人猝死,她一切的努力似乎付诸流水。但是,但是小说结尾,莉丽完成了她的画,拉姆齐一行人抵达了灯塔。拉姆齐夫人的人格光芒如灯塔一般在人们的记忆中闪耀不灭。归根结底,爱战胜死,人类的奋斗战胜了岁月的流逝。

人死后,唯有德行长存。

到灯塔去,灯塔只不过是一个假想。其实是离开迷之此岸,去伪存真,弃恶扬善,到达悟之彼岸,追寻心的启明灯。

相关文章

  • 《到灯塔去》

    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与乔伊斯、普鲁斯特齐名的意识流作家,《到灯塔去》是伍尔夫最完美的一部作品,也是意识流小...

  • 到灯塔去

    隔了好久好久才重新开始看这本书,依了自己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养成的习惯,从书本的第一页的第一个字开始看,没有为了赶进...

  • 到灯塔去

    过去的过去 他们的眼中只有风与海 诗人们 摇着破旧的渔船 高喊着:到灯塔去,到灯塔去 疲惫时代的光芒 摇晃的年月...

  • 到灯塔去

    弗吉尼亚·伍尔夫经典语录 大学生必备网2018-12-24 20:48:43纠错 弗吉尼亚·伍尔夫经典语录 1.人...

  •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看夜色的皱纹和碎掉的星星 码头的渔夫收起鱼竿就拿出画笔 到灯塔去 紫色是海岸的深沉 思考的渺小灵魂 在月...

  • 到灯塔去

    正是在这种情境之中,你会自问:一个人为什么而生活。你会自问:一个人为什么要煞费苦心组织家庭,使人类的种族得以延续?...

  • 到灯塔去

    她匆匆忙忙干了这样又干那样,可是岁月在悄悄地流逝,一切都不过是转瞬即逝的彩虹罢了——那原来被别的声音所湮没、所掩盖...

  • 到灯塔去

    在亚龙湾的第八天。 昨天,我决定去灯塔,郭大爷连着往灯塔跑了两天去拍照片,他说,那一段是这个海岛最美的地方,没有之...

  • 到灯塔去

    在豆瓣看到爱尔兰作家托宾的游记《走到世界尽头》,想起去年此时收到的一张友人从世界尽头乌斯怀亚寄来的明信片。 总觉得...

  • «到灯塔去»

    意识流小说«到灯塔去» 探讨人生的意义与自我的本质。 问题一,是否有可能在不牺牲自我的个性特征的前提下,获得人与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到灯塔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cx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