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知乎上,有这样这个问题,我看过之后特别有感触。目前这一话题已经累积被浏览超过1500万次,且始终都还在持续上升。如果结合知乎平台本身的用户体量和流量情况,等位将这一话题的关注度更换至新浪、网易、搜狐这样的平台,差不多就相当于这一话题,已经被浏览了过亿次的程度。
人们对于“农村大学生”+“混得较差”的感同身受,由此可见一斑。
这道题我非常认真地浏览了点赞数排名前十的回答,并且深入思考后。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件事的态度和看法。
【二】
其实这个问题真正让人产生共鸣的,并不在于农村大学生混得较差。我们把这句话翻译一下,这里所谓的“农村大学生”,其实指的是出身情况不佳的年轻人,而混得较差,则可以理解成为在职场职场上的发展并不顺遂。
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出身贫寒,通过苦读方才得以获得大学入学资格的年轻人而言,创业成功,上市暴富,光宗耀祖这样的事情,基本也都属于做梦的时候才敢想一想的了。
而最现实的情况,就是进入一个有前景的行业,获得一份不错的收入。而职场上的收入情况,往往是和职位直接挂钩的。出身不佳的年轻人,往往在职场的升迁上,非常不顺利。这个原因,究竟在哪里呢?
知乎的原题答案中,很多优秀的回答者,以各种维度,对于这一话题进行了回复。
主要集中在,由于出身的贫寒,所以从小到大的眼界非常狭窄,能够看到的更多都是风险而不是机遇,做选择是永远是稳定至上,情商没办法和出身良好的同龄人竞争。
【三】
但我却觉得,不少出身贫寒的年轻人,之所以一生都没能改变命运,在三十多岁,甚至四十多岁时回顾自己的人生,只留下感慨的最重要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你大学所在的城市,其二是你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关于高校的选择,我有一个观点是,在差不多级别的学校中,学校所在城市的价值,远超过学校专业的价值。因为对于一名出身不佳的年轻人而言,截至进入大学时的18岁,你的人生见识差不多是被出生良好的同龄人远远甩开一定距离的。如果这个阶段直接进入社会,那无论你多努力,成功的几率都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大学的四年,差不多就相当于给你进入社会前最后一次修正自己价值观的机会。你得以在不用过多考虑生存的前提下,近距离观察一座开放发达的城市,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中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城市越发达,那么这四年间你的思维就会越开阔。
那么说过了学校,我们再来说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为什么重要。
大家众所周知,目前的企业在进行招聘时,方式无非就是校招和社招两种。社招看重的东西很简单,就是你之前工作所在的行业、公司和岗位,判断你是不是可以胜任公司所需。而社招,则相对要宽容的多,大范围上,只要冲突不太大,几乎各个行业和岗位都可以选择尝试。
但是,一旦你通过校招选择了一家公司和岗位,那么这家公司的信息就将永远地留存在你的个人履历之中,这差不多会伴随着未来你人生整个的几十年职场生涯。
【四】
第一份工作对于一名职场人的深远影响,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重点:
1.决定你的行业:同样都是职场人,同样都是毕业五年,为什么有的同学薪资能够达到一万五,两万。而有的同学则可能只有六七千?除了小概率上是职位的差别,但是更大概率上,一定是行业选择的差别。
比如近些年收入最高的互联网行业,还有一直都比较高薪的金融行业,行业的平均薪资就比很多传统行业高上50%甚至更多。不管男女,入错行都是很糟糕的事情。
2.决定你的圈子:如果你收入五千,那么你周边差不多就都是这个水平的朋友;如果你收入一万,那么你周边也还是这个水平的朋友。以此类推,岂不是细思极恐的一件事情?
3.决定你的起点:我们以互联网公司为例,如果你的首份工作进的就是BAT之中的任何一个,那么你之后的职场跳槽,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始终都是在中国最高一档的互联网公司里更换了。当然,如果你想要降级去创业公司和中小公司,那么肯定是被热烈欢迎的。
相反,如果你一开始就进入了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尤其是那种可能没干上几年,最终就倒闭了的公司。结果会是如何呢?你再出去找公司的,首先对方完全没听说过你们公司,对你的态度就先低了一截。如果你再说离职原因是上家公司倒闭了,那基本你面试也就没戏了。
4.决定你的薪资:这个其实很容易理解,就是职场人每一次跳槽的薪资提升比例,其实是大差不差的。比如每一次跳槽薪资提升是30%的话,你可以设想一下,首份工作薪资是3000块和6000块,同样跳槽三次后的结果。前者是6500块,后者是13000块。基数不同,越往后发展差距会越大。
更可怕的是,如果一个长时间拿着不高薪水的职场人,即使他的专业能力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他依旧会对自己的薪资很不自信。同样的岗位,别人可能敢开价15000块,你可能要个10000块心里都在发虚,生怕自己好像要多了。
【五】
第一份工作这么重要,为什么绝大多数出身不佳的年轻人,都会在这一步就出现滑铁卢?
1.没人指路:家境好的同龄人,他所拥有的是一个完整的社交与资源圈。我们以一个中产家庭为例,不仅仅是他的父母是中产阶级,他的其他亲戚大致上也差不多都是这个阶层。当你想要选择行业和岗位时,他们可以以过来人的身份,详细告诉你各个不同的行业之间有什么差异,哪一个发展潜力又更好。那家境贫寒的年轻人,自然就没有资源,完全看运气和巧合,碰到了哪家公司,可能就进了哪个行业,从此就定了职场命运。
2.生活所迫:找工作这件事,其实宜缓不宜急。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如果能够有几个月的时间把所有感兴趣的行业和公司都能够面试上一次,就能够极大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增强自己对于企业和职场的了解程度。家境好的,提供孩子几个月的生活资金,完全不在话下。而家境不好的,恨不得还没毕业就赶紧签下个公司,最好还是能够提供食宿的,上班就能够挣钱,然后省吃俭用给家里多寄点钱回报下家庭。
3.力求安稳:比如现在有两家公司,一家是已经业务非常稳定的传统公司,一家是正在融资扩张中的新兴产业公司。前者给的显性的工资福利更高,工作强度和时间也更舒适;后者工资低一些,但是许诺你一定的期权,工作压力也更大。绝大多数出身不好的年轻人,都会倾向于前者。为什么?因为安稳,不用太担心失业,看得见摸得着的钱才更让人放心。如此,你就错过了真正有可能逆袭命运的机会。
4.家庭所困:比如工作一段时间后,你终于发现当初你选择的工作是存在问题的,很痛苦,想要变更时,你会遇到什么情况呢?家里人会想方设法让你劝你不要换工作,并且能够举出来一大堆反面案例,证明你想改变现状那必然是错的。如果你这个时候听了这个意见,那差不多也就意味着,唯一的希望又被锁死了。
【六】
上面分析了这么多的原因,那么出路呢?这里也分享几条给大家:
1.适度远离原生家庭:如果你发现你当下的生活和观念,早已远在家乡的父母、亲戚产生了巨大的鸿沟。其实你完全不需要忧虑,因为这是你成长的有力体现。从你走入社会开始,你就应该明白你的家庭不是你的助力,还有可能是你的阻力。所以很多决定,你并不需要过多和家庭进行商议和讨论,因为他们不了解你的情况,所以这样的讨论也是毫无价值的。对于原生家庭,可以孝,但绝不要顺。你的主见,或许是你逆袭人生的唯一希望。
2.终身学习和奋斗:既然起跑线已经输了,那索性也就无所谓了,干脆就不要多想,每天学习和努力就是了。在城市的选择上,从三四线向二线努力,从二线向一线努力;在职场的选择上,从小公司不断向大公司努力,看到有成功希望的创业公司不妨也去试一试。从二十岁到四十岁,机会绝不止有一次,而你却只需要把握住一次。
3.和钱做朋友,但克制欲望:穷人很容易陷入一个假清高的状态,就是越是因为没钱,越要表现得自己对钱完全不感兴趣,谈钱那是对自己的侮辱。这样一来,钱自然就会常年绕开你走了。而克制欲望,则是说别因为一点小利就不思进取。比如当下的工作虽然工资低,但是福利待遇好啊,或者工作不太累啊,这种看上去的小利,其实都是在葬送你前程的糖衣炮弹。
4.休息时别总宅在家里:很多工作了快十年的职场人,平日里经常联系的,差不多还是自己的那几个大学和高中同学。这样一来,你能够看到和想象到的世界,便永远都停留在十年以前的水平。多在空闲的时间出去走走,最大的价值在于你是用眼睛,亲自去看这个世界发生了哪些新变化,而不是靠网络上的道听途说进行臆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