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晚自习,我按照计划检查学生的积累本。我一本本翻着学生的本子,然后心里的怒气也不停的升腾。
怎么说呢?这种感觉就如自己一直以来付出的努力就是一厢情愿而已,然后学生也不领我的情。我有种自己的努力一点点被无情的撕碎,被恶狠狠的践踏的感觉。我一次次伏案做课件真的值得吗?
那一刻,我很生气,生气到近乎甩掉本子。然后我把一个个学生叫到跟前,询问他们积累本为什么一直空着不写。他们的理由竟然让我无言以对,要么说太忙,要么说自己写在另外一个本子上,也有的甚至把本子放在寝室,那我布置的早读任务又有何意义呢?这样的话,早读根本没有东西可读。
我就更加坚信自己高三以来太过信任学生了。
想想自己的高三,早早的就认识到积累本的重要性,高三后期还在整理自己的积累本。所以我在一轮复习之初就千叮咛万嘱咐让学生一定要做好笔记。与此同时,我也在竭尽全力的给学生整理知识点,每次考试必然会把试卷中的知识点整理归纳好。
其实我早就意识到自己太过于信任学生这个问题,只是有时候会懒于说这个问题。只是现在有种自己的努力就被践踏的感觉,所以我就特别生气,也想让我的努力真正落到实处,我明白只凭借我的努力而不监督管理学生落实是难以取得效果的。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些关于教育的书,书中大多数观点都是主张让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孩子,所以我每次都以鼓励代替批评,学生偶尔也会提醒我多些鼓励。
只是相信学生是有条件的,条件是学生能够应付得了日常繁重的作业。如果应付不了,我这些鼓励就会被视作放纵他们轻视语文,每每把语文作业放在最后。我理解学生的学业繁重,可是也不能允许学生不重视语文。
我越来越感受到语文教育的无力。我在看书的时候,还曾想象如果有一天语文课堂能够跟学生分享各类文学作品,举办读书交流会、辩论、演讲,然而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想象而已,在这里似乎不会有这样的机会。
有时候,自己上课上着上着然后也觉得很无奈,自己的课堂怎么会这么的无趣呢?可是这也是我尽自己所能准备的知识点,然后我还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听,真正的记住知识点。
有时候,我也很想把自己看的有趣的书讲给学生听,可是当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契机时,我却发现学生竟然感受不到趣味性,很明显他们并没有足够积累理解我所看到的趣味性。
有时候,看着疲惫的学生,我也很想说点什么做些什么。事实却是说不了什么也做不了什么,或许只有让学生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他们上课才会真正有精神吧,而这些是我做不到的。
语文教育的根本问题就在于学生无法按照自己的的方式学语文,教师也无法以自己的方式教学,最后语文也只剩下无趣和枯燥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