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壹』
小孩,对我来说,生命中的每一个不同时段都有不一样的感触。
记忆中,当我还是小小孩的时候,我对比我小的小朋友是不友好的,就拿我亲弟弟来说吧。小时候弟弟总爱跟着我到处跑,我腿比他长跑的比他快,总把他远远甩在后面,有时候他跑得太卖力,摔倒了,作为姐姐的我却在远处幸灾乐祸地哈哈大笑,一点同情心没有。甩开这个“小麻烦”之后,就屁颠屁颠地跑去找小姐妹们跳皮筋。小家伙每次都哭着鼻子回家找妈妈,委屈地说:“我找不到姐姐了,姐姐不带我玩儿。”
如今回忆起来,我这个姐姐当的真是太不称职了。
渐渐长大之后,小孩,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概念,无所谓喜欢与不喜欢,看到别人家可爱的娃娃也想去捏捏那嫩嫩的小脸蛋,公车上听到小孩哇哇的哭闹声也会心生厌烦,每每听到叫“姐姐”的小孩会觉得异常可爱,听到叫“阿姨”的小孩怒火攻心。
后来我们家也有了小孩,姐姐先后生了小外甥和小外甥女,那一声声奶声奶气的”小姨!小姨!“叫得我心都要化了,才蓦然发现,他们是多么灵动的小生命啊。
『贰』
今天读了龙应台的人生三书之一《孩子,你慢慢来》,对小孩,又有了一种直达心底的触动。这本书记录了作为母亲的龙应台和她两个小孩的日常生活,然而这本书不仅是对传统母爱的歌颂,更是对生命的实景写生,诠释了生命的真谛。
作家龙应台的文字似水柔情,带着甜蜜与幸福,孩子成长中的每一步,她都悉心参与,耐心等待。她把孩子当朋友,并没有以长辈的身份,对他们指手画脚。当孩子犯了错误,没有一味地呵斥,而是耐心地询问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然后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去慢慢引导他们走正确的路;当孩子们为小动物小植物们的出现感到好奇与欣喜的时候,她也满怀期待地跟他们一起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龙应台说:孩子将她带回了人类的原始起点,在漠漠穹苍和莽莽大地之间,我正亲身参与那石破天惊的”创世纪“。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教育子女,殊不知,更多时候,孩子,才是我们人生的引路人。
其实我们知道那些口口声声说为了我们好的人,往往是把我们逼疯的那些人。那么如今已为人父人母的你是否也在努力地将历史重演呢,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各种兴趣班,各种补习补课,你们像压榨劳动力一样,榨干了他们所有的业余时间,竞争、输赢、名次让他们过早地品尝了社会的生存法则。
孩子慢慢长大了,你拿着那一份份满意的答卷向亲朋好友炫耀,在大家的恭维声中为自己的悉心“栽培”感到自豪,但你可曾发现曾经那个爱笑的小孩不见了,那个眉头紧锁站在窗边沉默不语的少年,是您家孩子吗?——为什么我那么心疼他。
小孩,本该要有小孩应有的模样,天真、浪漫、无忧无虑。在小孩眼里世界应该是美丽的,善良的,恒久不变的,在世界眼中,小孩一下子就老了。都是第一次当小孩,有且仅有一次,岁月那么短,世道那么杂,你何必着急让他那么早知道。
『叁』
小孩比大人,更懂得什么是爱。成人的爱,太沉重,太复杂。成人的爱要包括理解、包容、责任、付出、妥协、信任等等一系列问题,而小孩靠喜欢就可以维系。成年人的世界掺杂了太多的企图,很难感受到纯的幸福,而小孩单纯简单,所以容易快乐。
还记得”葛格和底笛“这一章吗,建议二胎的妈妈们可以学学作者是怎样化解二胎后老大的敏感与偏激,妈妈倒成了“坏人”,兄弟俩反而相依为命地抱成一团。
龙应台在文中写到:飞飞的出世,我开始了解什么是命运。同一个子宫出来,出来的一刻就是两个不同个性的人,安安吮吸时穷凶极“饿”,而飞飞却慢条斯理,因为是第一个孩子,曾经独占父母的爱和整个世界,而后又被迫学习分享,安安的人生态度是紧张、易怒、敏感的,也因为是老大,他成熟,有主见,带领小的。而飞飞,既然不曾尝过独占的滋味,一生下来就得和别人分享一切,他遂有个“随你给我什么”的好脾气,他轻松,快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老大的包袱,他因此更轻松,快乐,简单。这就是命运。
当然面对命运的安排,老大也做过一些无谓的挣扎,比如把弟弟的新衣服剪成一个个小洞洞,可当妈妈让他把手伸出来的时候,老二却两手环抱着哥哥的头,把整个身体覆在哥哥身上,大声喊着“不要打,不要打”,只是因为老二喜欢哥哥,不愿意看到哥哥受伤害。
『肆』
生命的来处和去处,不是透过书本和思考,是透过那正在爬的孩子。他爬,他笑,他摇头,他站起来又一跤跌下去,他眨巴着圆滚滚,亮晶晶的大眼睛,他在诠释着他的成长。别急着扶,别急着叫,慢慢来,你只要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就好,你会看到他笨拙地站起来对你咯咯地笑。
小孩,是上天送给每一对做父母的礼物,不要急,请用一辈子的时光陪她慢慢长大。
读完这本书的时候,相信你也一定很想有个自己的小孩,而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你一定有忍不住的欣喜。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