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不见了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不见了

作者: 清风徐来_9efe | 来源:发表于2021-05-01 00:12 被阅读0次

      一日去看牙医,碰巧听到了牙医一家人围绕三年级女儿手抄报作业的一段对话。牙医对弟妹说:“老师让做一个关于建党一百周年的手抄报,你能帮她做一下吗?”弟妹满口答应:“没问题。”这时一旁的爷爷说话了:“让她自己做不行吗?万一老师让当场画,她什么也不会,不麻烦吗?”

      因为还需要等一会儿才轮到我看牙,于是便就这个事跟牙医聊了起来。牙医说:“从一年级就一直是我帮她做,作品也经常被老师张贴到教室里展览,现在真是不想做了。”忽然想到一年某小学搞创新发明大赛,要求每个学生都要交一个作品参赛,利用周末时间完成。于是家长们各显神通,实在没有办法的,便到商店买一个手工艺品交差。

        成尚荣在《儿童立场》一书中提出儿童教育中,我们应坚信“儿童基质”的永远存活。“儿童基质”之一便是“儿童”的“根茎”。儿童有自己的“根茎”,它是儿童成长之根源,儿童未来之根底,丢弃“根茎”,童年就不复存在,呵护“根茎”便是尊重儿童发展的自然性,便是服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要想儿童站在教育的中央,我们所有的教育行为就必须从儿童的实际出发,遵循儿童的发展特点,让儿童去经历、去探索。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许做得不那么完美,也许还有可能做得很糟糕,就像“爱因斯坦的三个小板凳”一样。但是即使结果不理想,儿童们在亲历的过程中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也一定会有属于他们个人的独特收获。

        我们尚且不去讨论让每个学生利用周末两天时间完成一件创新发明是否科学,只去看另外一种现象:家长毫不掩饰地代劳,教师大大方方地展示,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大张旗鼓地评比、发奖。只要是视力没有问题,大脑能有那么一点点儿思考的人都知道那是假的,这样类似的活动却仍能搞得热火朝天,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带来的后果又是什么?

        我看到家长、教师、教育主管部门,一群成年人联手将“儿童”推下了“教育的舞台”。我看到许多教育行为中儿童的“缺场”。我看到儿童探索的天性正一点点消失……

        教育的大智慧正是认识儿童,发现儿童,促进儿童发展;教育的愚蠢与错误,也正是因为儿童“缺场”,对儿童的漠视和误读。在儿童研究和儿童教育中我们应该坚信什么,质疑什么;我们究竟该坚守什么,反对什么。

      请让我们回到教育的起点: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让儿童站在教育的中央。

相关文章

  •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不见了

    一日去看牙医,碰巧听到了牙医一家人围绕三年级女儿手抄报作业的一段对话。牙医对弟妹说:“老师让做一个关于建党...

  • 第144个小板凳的故事

    小时候,最爱听关于爱因斯坦小板凳的故事! 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爱因斯坦小的时候,老师布置手工作业,让他们回家做...

  • 爱因斯坦的板凳

    爱因斯坦的板凳 有一次手工课上, 每个学生要做一张小板凳, 下课时分, 同学们纷纷交上自己的手工作品, 只有爱因斯...

  •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活在人群中,就不能不想得到众人的认可,尤其是身边人自己看重的人的认可。这原本没什么不好,可若过分看重或者说太过在乎...

  •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不是他,就是其他名人): 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捏橡皮泥,交给老师一个狂丑...

  • 故事《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

  • 【说好的头像】10.14打卡

    记得小学有篇课文,手工课要交作业,爱因斯坦交了个小板凳。遭到了老师的嫌弃。于是爱因斯坦拿出了另外两个小板凳。告诉老...

  • 时间管理讲师训day6(总结)

    爱因斯坦小时候上手工课,老师让大家做小板凳,他拿出的小板凳很丑,老师很生气,说:“我想全世界再没有比这个板凳更糟糕...

  • 石楠花与爱因斯坦的小板凳

    附近绿地很多这种树,叶子长得奇特,一簇一簇的,颜色各异,求助识花君,原来是球花石楠,这种小乔木枝叶繁茂,枝条能自然...

  • 闲聊宇宙学4,老爱同学

    说起爱因斯坦,我们最早接触是爱因斯坦和小板凳的故事。接下来,就是他那一头蓬松的乱发,以及质能方程式 E=MC的平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爱因斯坦的小板凳不见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pta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