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和悲伤,有时候是一种恶性循环。
一个人越敏感,就越脆弱。
电影《心灵捕手》的男主威尔·杭汀是个聪明绝顶的年轻人,但敏感的性格,让他前半生吃尽了苦头。
因为怕受伤害,他从不和任何人交心,不管是朋友,还是心理医生。
威尔有一个非常相爱的女友史凯兰,但他从不和史凯兰说起自己的过去,即便史凯兰好奇追问,威尔也会想方设法躲避,坚决不提。
因为威尔认为如果让史凯兰知道他的不完美,她就不会再爱他。
其实他过去的很多事,史凯兰已经知道,她也完全不在意,史凯兰只是希望威尔能对她敞开心扉。
但威尔始终过不了心里那一关,拒绝和史凯兰去其他的城市生活,因为威尔的内心深处始终认为二人不会长久,作为孤儿的他,注定会被抛弃。
最终因为自己的敏感多疑,威尔选择了和史凯兰分手,尽管这个决定让他痛苦到崩溃大哭。
三毛在《夏日烟愁》中写道:“因为你生性敏感也玻璃心,想得太多不够洒脱,所以你活得这么难过怪不了谁。”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很多时候,让人陷入焦虑和崩溃的,不是他人的看法,而是自己过于敏感的情绪。
生活中一些原本已经完全过去的小插曲,有时候会因为自己的过分在意纠结,紧抓不放,最终折腾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
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说:“人在年轻的时候,还是应该迟钝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粗糙点。”
有益的钝感是一种生存力量,养成反敏感体质是一种生活的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