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6.乌鲁斯拉

16.乌鲁斯拉

作者: 戒子猪 | 来源:发表于2020-11-17 17:45 被阅读0次

(题记:二十年后的某一天,重翻《天红》再品了一次,依然被一些巧妙的剧本走向和特殊人设感动而泪喷,点滴文墨祭奠那曾经最刻骨铭心的时光。)

  也许她不存在于历史,却那么刻骨铭心地走了,没有丝毫瑕疵,带着她那个未完成的梦,牺牲、离开、也瞬间将这个角色的人设升华到另一种境界。虽然或者也许她只是十四世纪安纳托利亚高原上的一个传说,无从考证的故事,却写尽了历史的残酷,政治中的至暗时刻,简单而直接的笔法,似乎就将这一切铸进了风干的遗迹中,断壁残垣下的沧桑、凄婉动人的红土地、如今的漫漫黄沙……
  很少有作品把死亡挥洒得如此豁达,水到渠成的剧本,震撼心灵的场景,无法挽回而不可抗拒,没有对白、没有断思、仅仅是欢呼声和一道残阳,这一切就被表达。所有逝去的配角中,乌鲁斯拉(新版翻译成乌尔苏兰)的死在原作中是最让我震撼的一幕,虽然成年了,习惯了生死和岁月的沉浮,却对这种自我牺牲无法释怀。当年我还担心主角如何来平反,作者却在故事中穿插了这神来之笔,当你还沉浸在赛那沙皇子被淹没在黄沙中逝去的情绪中还没彻底爬出来时,乌鲁斯拉的死却在这个粉饰太平的帝国中如“约”而至,曾一度觉得《天红》只是少女漫画,但真正等到你读完所有和它相关的历史、读懂了它相关的时代,似乎才明白它也许并不适合少女。如果死亡都如此浪漫,又或者说如果死亡都如此凄婉……
  曾经我也想过写一篇祭奠她的文字,迟迟不敢提笔,在她的故事中,文字显得太过贫瘠和惨白,无法刻画那种情绪。内心无数的挣扎,都随着戛然而止的思绪变得无法理清这份文字的顺序,甚至有时候觉得我应该给她写一份祭文,事实上我错了,她的死亡似乎是整个作品中最有价值的一次死亡,没有刻意的渲染,几个简单的分镜、似血的残阳、卡修的眼泪,就已表达了所有,再添文字,无法尽述。

  “我做了一个跟你一起生活的梦,卡修,我们生了很多孩子,然后一起变老,死了之后我们子孙又把我们埋在了一起。”
  “但是,我还做了一个更远大的梦,就是凯鲁成为皇帝陛下,而夕梨小姐则成为皇妃,站在他身边。”
  “在他们两人的治理下,这个国家一定会变得强大,人民不用忍受饥饿,也不需要害怕发生战争,大家都可以安心生活。”
  “所以为了这个更远大的梦,我放弃了我的那个梦……”
  红河岸边——如传说的故事,甚至到今天,赫梯(Hittie)帝国就一直是一个迷,曾经拥有一百多年辉煌的时代,碾压巴比伦、埃及这些文明古国如明灯一样的存在,却没有人知道在它的历史中,有过这样一个似有似无的角色,说过如此让人落泪的话。最早的帝国是混乱的,甚至整个《天红》都给读者以宫斗的既视感,可作者并没在这份手段中浓墨重彩,而是用各种突如其来的剧本给主角施压,目不暇接,似乎从头至尾都没有机会喘息,第一次看整个故事几乎是通宵达旦,当我合上书时,天已微明。
  那是最原始的奴隶制时代,在那里,和赫梯并行的有古埃及和古巴比伦,那是文明萌生的一个时代,而这个故事就在这样的背景中娓娓道来,最原生态的农耕、被束缚的奴隶思想、以及那份王权至上的不公平的时代,而这个时代中,一切都如风中的尘埃。今天看来,似乎是一段久远而虚幻的历史,但用心去读,那份情愫,又将停留在哪个港湾?曾经有个喜欢穿白色运动衫的少年,在读了这个故事过后,恍然觉得岁月中多了一份深沉,如果生活要我做什么,那么我想,热爱脚下的土地才是起点。故事中的人,心里的理想,都在一步步去迈进,这个过程中,不乏政治里黑暗的一面,而当你把命运锁定在一个小姑娘的生命中时,两条本不应该相交的平行线,在那一刻却擦出了最绚烂的火花,故事外的人,看到这一幕,似乎都哽咽了,泪水已无法表达这份遗憾。
  整个作品中,死的角色挺多,但对我冲击最大的一次就是乌鲁斯拉的死,也许是“即使她死了,她的亡魂依旧会被善良的臣民曲解”,而她却心知肚明,背负了这份冤屈,自愿选择了牺牲,并且只是为了一个更加远大的梦想。逢魔时刻,天空的残阳如血色一般,望着红河水潺潺流向远方,令人发毛,传说如果出现如此血红的夕阳,那么所有的魑魅魍魉都会在这个时刻粉墨登场,鬼神出没、牲畜颤抖、人心惶惶,而她就死在了这样一个时间点,似乎夕阳都害怕目送她离开这个世界,可是,可是,她终究还是走了……也许在我看来,乌鲁拉斯这个人设在整个作品是最有亮点的,而她的死也是整个作品中最痛心的一段,整个作品中的故事一直在危机和平安中不断反复和反转,也许作者最初设计这段时,都是无心而为,也许,也许,不论多少也许,这种对心灵的冲击,都无法湮灭。

  生命不可重来,即使是故事,一个人的离去,永远都在重塑着这个世界的认知……
  小时候的我,最怕的是面对死亡,而随着成长,看惯了无数故事后,似乎这个世界的所有都变成了一份风轻云淡。即使如此,在面对这种剧本时,内心无法克制的原始人性,依旧会触动身体里的每一根神经,被感染、被撼动、到最后泪水就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我原本觉得这份感觉已经随着时光流走了,时光带走了曾经那个少年,同样也带走了少年内心深处的情感,而故事和记忆的共鸣,似乎击碎了时光的连续性,那些离散在岁月中情感的碎片,却因为这样的一次经历,又相遇了。
  曾经的我害怕看历史故事,历史故事永远描述的是沉浮,就像作品的最后写的那句话:“土耳其共和国距首都安卡拉以东大约150公里,安纳托利亚高原的中部,被红河所环抱的哈图沙的遗迹,现在依旧静静地沉睡着,遗迹现在只剩杂草丛生的基石,以及不时拂过干燥的微风……”。这种类型的故事,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消亡、遗憾、记忆的残影,这些残影留给后人的永远是反思、感伤、和风干的断壁残垣,让人觉得唏嘘。曾经觉得作品最终没有拍成动画是一种遗憾,会少了音乐的感染力,但回头想想,也许这才是完美,我可以在乌鲁拉斯死亡的那一刻脑补太多符合这个场景的音乐,却无法脑补她心里的那份残缺,同样的,我可以在任何一个黑白场景中用幻想去填充那份色彩,跟着文字去渲染那个世界,却无法真正填充这个故事中想要表达的内容。
  春去冬来,年月随缘,每每进入到故事里,心情就变得沉溺,这份沉溺似乎在证明着我和它有着跨越千年的内心共鸣,同样也证明着,不论是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还是曲径通幽的人间仙境,情感都会穿透空气,弥漫出活着的意志。而活着不论年龄、不论种族、不论国度,都需要有一个梦想去支撑,也许这条路上你会牺牲,但是这种结局似乎才是坟冢的最佳归宿。乌鲁拉斯的死完美诠释了为梦而牺牲,没有那份俗套,也不会被读者感知,如冲击一般突然降临,细细一想,又会让你觉得醍醐灌顶,原来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故事就这样娓娓道来,让你觉得意犹未尽。

  我不想去分析故事的细节,因为没有那么优秀的笔墨去书写属于她的故事断影,生活于故事永远都那么平淡无奇,而故事于生活却仿若隔世,我知道最终我还是会从故事里爬出来,落入现实的混沌,不论你有多么依依不舍,但故事会给人带来勇气和光明。在故事和生活的协奏曲中,我不断重塑着这份认知,或恐惧、或迷茫、或感动、或激昂,不论哪种情绪,都可以补充生活这份平淡,让一切变得浪漫,又或者充满无数的坚持,去面对未知的扑朔迷离。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实古代的生活,一直都不缺乏幻想和浪漫,也许有时候觉得自己比较适合生活在古代呢?都市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也许吧,读过的故事,翻阅过的书,一直都在陈述生活的魅力,当某些音乐入耳,当某些角色入心时,我却无法淡然面对生活,因为它让我明白生活中的远方在哪里,生活在酝酿着何等的诗歌。
  这一次,被乌鲁拉斯这一幕感动,下一次,也许还会被克洛斯贝尔的雨触动,生活就在这样的节奏中一停一走,直到某天累了,闭上双眼不再醒来。
  很难想象用文字去祭奠一个故事里的角色,又很难想象这种祭奠让自己变得如此细腻,当你面对生活的疲乏,无法释怀时,是不是能有一杯清茶去稀释你的迷茫呢?
  夕阳似火,残月如血,红河水在脚下缓缓流淌,讲述着千年前若有若无的传说,不论岁月、无碍时光,但故事却一直流传下来。
  发髻藏青丝,早入残卷,绿树黄襟,殁世前初见,本应泚笔执信,疲意于心,句儳字廉。淜滂入夜,隐语没于黑,一世眐眐,知此路不易,多寻尛。帝喾八元,伯奋善忠,仲堪一世慎言,叔献礼到而恭谦,季仲懿美流芳,伯虎勤德,仲熊视民若己,叔豹施恩不求益,季狸和蔼以为贤,追之境,以雪铸剑,干将、莫邪、轩辕。天水本四郡,郛诞至效麒麟,车輹本只饰,古歂沿水,嗤笑刻舟求剑,自来冬不凄寒,夏无炎燀,貔貅也倦。良驹前行,骀停前,膴为所学之大道,执意騑,苍生比作駰,丝竹诱水,水满则溢,沿途似梼杌,每每思之,黪夜无眠。乌鲁拉斯在哪里?其实她一直都在,未曾离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6.乌鲁斯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qbl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