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的一首《游子吟》对母亲无私而伟大的爱做出了诠释,母爱如涓涓细流,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我的心田 。而我的孝心,又怎能报答母亲如春晖般的恩惠。
正月初六,母亲和姐姐从S市回来了。去年的一场小恙,感觉母亲的身体远不如从前。耳朵有些背了,怕别人听不到,说话声音很大;走路也不像原来那么矫健,以前我得快步才能追上。凝视着母亲忙碌的身影,泪几度欲落。其实母亲有着不服输的性格,一直都觉得母亲不老,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也一直影响着我。父亲去世后母亲大部分时间住在姐姐家,有时回来小住一段。四月初,母亲说要回姐姐家了,我知道她是放心不下姐姐,在我这里惦记着她,在她那儿又惦记着我。想着母亲要走,心中竟然是那样的不舍。已经是凌晨三点了,却翻来覆去没有睡意。
有母亲的日子家热气腾腾,不再冷冷清清,不再每日急匆匆赶着回去做饭。推开家门,一声‘妈,我回来了’,看到母亲的笑脸,一切烦恼疲惫自然烟消云散,那弥漫的饭菜香味和纤尘不染的洁净顿觉温馨备至,心生温暖。一家人围坐一桌,女儿总会说姥姥做的饭最好吃了,姥姥来了天天有好吃的,不知不觉会吃好多。母亲擅长做花边饺子和炖菜,篦子上的饺子一圈圈整整齐齐,精致有序,看着就很有食欲。母亲在的日子总会幸福地偷偷长肉,有母亲在便是踏实与笃定,这种感觉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浓烈。
母亲特别精干,家什么时候都收拾的干净温馨。喜欢养几尾鱼,侍弄点花草。那些花花草草在阳台上,卧室里,绿意盎然,热闹非凡。风信子、洋绣球、杜鹃、茉莉、旱金莲,蟹爪莲、柱顶红等,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色的花儿一年四季开的络绎不绝。 我养的花总是在忙碌中忘记浇水,任其自生自灭。可是,经母亲的手松土施肥调养一番后,总能起死回生,郁郁葱葱。茶余饭后,母亲喜欢打开她的音乐播放器,拿出歌本,跟着学唱,那认真的态度让我都觉得很惭愧。母亲也爱看书,逐字逐句地慢慢读,有时会摘抄一些句子,遇到生僻字或者不认识的字时,还会拿来问我,告诉她正确的读音后,马上写到本上,并标注上拼音。灯光下,戴着老花镜,捧着书的母亲,让我感动。
然而,每一次的别离都令我难过不已。挽着母亲的臂弯,总是不忍松开那双手,不忍看渐行渐远的列车;去看望母亲,从姐姐家走的时候,母亲也总会再三挽留,哪怕多住一天,实在不行时,忙碌着唠叨着连同爱一起装进行囊,直到满的塞不下,走出好远,再回头时,依稀还看到阳台上伫立的身影。不在身边的日子,母亲会隔三岔五打电话来,字字叮咛句句嘱咐,朴实的话语无私的爱意都由耳入心。也有时忙起来忘记给母亲打电话,再接到母亲电话时,分明能感觉到一丝失落,却依然是一如既往地牵挂着我。其实,这辈子亏欠最多的就是母亲。
人生不过百年,有母亲的日子,只愿陪伴的时间能久点,再久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