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丢过手机,当自己真正意识到手机不见时,整个人其实已经慌了。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用到手机,尤其是支付。手机解放我的钱包,但是它变成了我的新钱包。一旦手机丢失,由手机解放的能力也都被收回去了,困住了自己。手机承载了自己的生活,但也限制了生活。
在外
手机提示20%电量,就开始找充电宝,看了一路的商店,终于在一家店里发现还有充电宝可以用。打开微信一扫描,看到要交押金。更让人着急的是,手机提示还有10%电量。眼尖的自己庆幸发现芝麻信用可免押金,立马打开支付宝。终于借到充电宝,长出一口气,手机可以续命了。
在家
直到自己满头大汗,才突然意识到家里没电了。刚才一直在看手机,手机早就掉了WiFi在用4G。沉浸式的短视频让自己无法感知任何变化。看了看电脑,发现周边还有好多WiFi显示着,又到楼道里看了看,灯还点着。虽然不知道电表怎么看,但也明白了应该是没有电费了。最近天气热,空调不断,电费是应该要交了。但是不知道怎么交,跟室友微信说了下,许久没有回复。躺着看着天花板,天色渐黑,又只好拿起手机来。但是又开始担心要是今天没办法交电费,手机还能撑多久,又把手机放下了。睡着的自己被冷醒,发现空调开着了,有电了,赶紧给手机充上电。
在家乡
那几年,电力供应总是紧张,时不时的就停电了,而且还是夏天。不过对睡眠的需求总会战胜温度。躺在床上,摇着扇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就睡着了。有时候窗外吹来的风带着蛙声和蝉鸣,足以满足自己所有对夏夜的渴望。一点点的凉意最是恰到好处的舒适。那时候还没有手机,但是我不用把一切都寄托在某个地方,我知道确定性的就是自己。
现在夜晚和手机最配,手机屏幕的光照在脸上,手指轻触屏幕。那充满光和温度的一方屏幕就是夜生活。玩手机熬夜一时爽,但是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后遗症。白天工作就没有精神,工作效率不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工作。自己觉得工作占据了自己太多的时间,没有了自己的时间。只能继续熬夜玩手机,玩手机的时候,时间才是自己的。恶性循环由此开始。
手机依赖成为许多人明知道是问题但无法解决的问题。当我们过多把时间和精力花在某一样事物上时,必然导致我们其他时间的减少。我们花的时间塑造了我们自己,既然手机依赖难以解决,不如顺其自然,在手机上其实你可以做任何事情,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学习工作。手机只是工具,就看你怎么使用。与其背负着手机依赖的负罪感,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合理使用手机,让使用手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价值。手机会限制生活,但也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