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今天来说一个故事,故事的开始从小孩上小学时就要说起。
小孩没有上过幼儿园,一年级的时候还很小但也算是顺利上学啦。
因为小孩是农村娃,上下学都是自己背书包走回家,无论寒冬炎夏。虽然走路要花上几十分钟,但路上和小伙伴们边走边玩也是很欢乐的。不过偶尔一个人走的时候还是有点小心翼翼,因为小孩怕碰到她不喜欢的同学,在班上小孩经常被那个同学安排,同学是班干而且是个小公主,老师也很喜欢她,小孩啊不敢不听她的话。
就这样小孩在欢乐与软弱中度过了她的小学三年,到了四年级事情有了点微妙变化。
图片源于网络
小孩从小就生的瘦小,所以一直就坐在前排。可是小孩的视力却有了问题,即使坐在中间第一排,黑板两边的字都模模糊糊。至此,小孩最害怕的一件事就是看黑板,害怕老师问问题。因为她看不清,所以很少抬头,这头一低啊就让自卑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之后,小孩的成绩逐日下滑,性格越来越内向。她知道她可能近视了,但却没有跟爸妈说自己眼睛的问题。一是害怕,害怕爸妈会埋怨她小小的年纪怎么就看不清;二是明白,明白爸妈在外打工,顾不上自己,也没办法带她去验光配眼镜,所以小孩就一直这样…………
每每遇到在黑板上抄题目时,小孩都会急的一头汗,还未抄完就已经擦了一半。末了,小孩只能向同学借了。
小孩的同桌是个强势的班干,班干是在黑板上给他们抄题目,抄完回来后打算抄小孩的题目(因为前面的内容已经被擦了,并且小孩是她的同桌)。小孩说她还没抄好,班干同桌劈头盖脸的就来了个白眼,说小孩抄题目还玩,怪不得这么慢。小孩没说话,低着头把题抄完。
小孩从小就被老师夸奖是个乖小孩,从不闹事,安安静静的低头看书。但是小孩一点也不想听到这样的话,可这个定义一直伴她到中学。有些话啊说着说着就变了原有的味道,有些话啊说多了就会变成自卑成长的催化剂。
图片源于网络
“×××,过来拿试卷,要我去送嘛!上课头都不抬,自学成才啊!”小孩应该永远也忘不掉老师变来变去的表情吧,前一秒对小孩的嫌弃斥责,后一秒对高分同学的笑脸相迎。
“都抬头,看黑板!”老师瞥了小孩一眼,当然,小孩还是象征性的抬头看看黑板。
“这么简单的题目都有人不会,你们还不听课!”没错,不会那道题的就是小孩,特地被老师喊起来以便教训全班人的活生生的例子。
“头都抬起来,书上有宝贝啊!”每当同学们低头都会被老师说教一通,小孩这次不是一个人。
…… ……
或许小孩会感谢这些让她抬头看黑板的人,让小孩的心理从脆弱逐渐变得坚强,曾经的过往不会随风飘散,而会慢慢的沉淀,会时不时的刺激着小孩不断向前。
图片源于网络
每一个小孩都会长大,故事里的也会。长大后的小孩可以清晰的看人、看黑板、看这个世界。
最后以《罗马假日》里的一句台词结束这个故事!
“请抬起你的头,我的公主,不然皇冠会掉下来的。”
尊敬的赫本女神
End/阿易不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