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余青一
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中,其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去发现每个孩子的不同天赋。但是要达成这个成果,需要一系列科学体制的配合,从而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路给予支撑。
这个支撑包括了来自于家庭,来自于政府、学校、社会和社区。如果我们期望未来的社会,实现我们当下对美好生活的种种理想,那么我们就需要为这些理想储备适合的“人”。否则未来的理想无从谈起。
80年代的教育,仍是在摸索阶段。对于经历这段教育的人来说,在40岁的年龄,回首自己的成长历程,会感慨没有机会在人生的早年发现自己热爱的事情,并投身进去。当自己意识到的时候,再开始会有些时间上的尴尬——缺少了试错和野蛮生长的最佳机会。所以,只能是有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在这个时候实现逆袭。
这样的一个经验值得现在的父母思考和借鉴。从而尽可能早地帮助孩子发现和建立起自己的独特性和优势。无论是在学习或者才艺等方面。我相信一个文明且有活力的社会绝对不是同质化的,而是兼容有序,百花齐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