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了很久很久的乌镇演唱会终于落下了帷幕,英小姐重回乌镇,让所有的不可能成为了可能。看着舞台上的她穿着那年《似水年华》里的戏服,几度热泪盈眶。
《跟我走》这个系列从小型演唱会的形式出来开始,我就想着能不能来内地,在某个比较重要的节点上举办一场,不必像《我敢》那样一连五十三场,我怕她体力会不支。
我的小期许好像总能被她听见似的,一次次地兑现。得到演唱会要在乌镇举办的消息那一刻,喜出望外的心情简直溢于言表。这几年乌镇倒是去过几次,但她都不在。十年前她给过乌镇代言,十年后又再度重逢。再到如今在这里举办演唱会,算是给粉丝们最好的礼物了。有种活久见的感觉。
从第一次抢票失败彻底绝望了一整天后,到第二次抱着随缘的心情抢票,试了十几次后,得偿所愿,我觉得我是一定要去的。
虽然去年在乌镇走了三万步最后体力不支发誓说,以后要是再来的话,一定要带着喜欢的人来。于是一年过去了,依旧单身。倒是她先发出了邀约。我就在心里想着说,可能她会是我最喜欢的人,或者我自己是自己最喜欢的人。所以第三次我来,并没有食言。
入场后,舞台中央的两张四方长桌,和八条板凳,顿时让我惊诧不已。这样的舞美,你们是认真的吗?后来一想,这完全就是回家的状态啊!不是吗?你回家时,家里并不会刻意去修饰过多。这样的小心思,我的理解应该是对的吧!哪怕舞台上就她一个人坐在那唱一整晚,我们也不会有意见的。
歌单的确冷,也就我们这些听了十几年的人还能跟着和。如果放在《我敢》,或者《脱掉高跟鞋》系列里,估计场子一时半会也暖不起来。这么冷的歌单里,依旧没有《听说》,这个梗恐怕要被玩坏了。
我笃定了今晚会有《听说》,且坚信不移。可是歌一首一首地唱完,期待值一点一点的拔高,到最后那首两个字的歌名呼之欲出时,我该是最失望的。
因为这首歌,我认识了她。可是一场场下来,总是被大家提到,却总是被冷淡。包括扬州最终场里,大家清唱的那一遍外,其他地方就再没出现过了。我懂可能囿于版权的因素,或者是报备的原因,这首歌不能被呈现出来,但是我们总是要努力去争取一下,没准梦想就成真了呢?
今晚要是听到《听说》的话,我可能要哭晕过去的吧!
好在今天乌镇奇迹般地下起了雪,我粗略算了一下,来的三次都是不同的季节,唯独缺了个夏天。
出发去西栅时,推开宾馆的门,绒毛般的雪花直往胸口里钻,平添了一种浪漫与温馨。一路上的心情是轻快着的,狠狠期待着晚上的相约。
虽说这些年里她的歌都是比较悲情一点的,伤心的人听完会更伤心。但是也抚慰了许多孤寂的心。前些天她在微博问大家想听什么,最后这一首甜甜的歌被她选中,《满满》配上乌镇2018年的最后一场雪,有种想去谈恋爱的冲动了。
这一年里,她过得很不顺遂。初执导筒,历经万难拍出了《后来的我们》,一路上有人相助有人督促。一丁点的差错都会被放大成百倍千倍,最后被好事者抹黑。从预售票房太理想四方敌视,到电影上映后故意拿三观问题做文章。期间,她是怎样熬过来的我不知道。
当半响过后,她唱起《粉丝》时,说起了这一年的不开心时,我却红了眼眶。那一段时间,我也就只写了一篇长文去堵造谣者的口外,并没有做其他的什么。我以为她强大到不需要去看造谣者的发声,只是会一笑了之。
我忘了她是个女人,还是位妻子,还是个妈妈。
没能守护好她,抱歉。
以后我会努力的。
看了这么多的演唱会,没有那一次的《后来》是相同的。有唱一半重新唱的,有唱好几遍的,唯独这一场是所有人拒绝不配合的。
我们太知道这个旋律响起时,就预示着所有的梦终得醒,明天起来又要面对现实的生活了。
但是还是期待着下一次的相逢,不管以什么样的形式。演唱会、唱片、单曲、电影、签售书……只要她继续下去,我们一定会守护下去。
在演唱会的行进过程中,我一直在想,千里迢迢地赶来,我能收获什么?到最后才发现,这些年自己对于生活的视觉,对于爱情的态度都变得跟她好像。完全是凭感觉在走,未来可期与否,听从内心最真实。
新一年里,愿她和我们都能好好的,像她歌里唱的。然后强烈要求唱片公司争取《听说》的版权,下一个系列我想在现场听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