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然阅读的吉大秋果与爬树鱼的书。
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写好的东西去请教导师:思路只有被写出来和表达出来,宏观的东西才能具体化。只有写出来的东西才能被修改。
参考文献的四性:全面性(尽量大数据采样)、权威性(cssci)、即时性(覆盖半年内的文献)、关联性(与核心关键词有关)
引用文献的误区:引用不权威的文献、非学术性的文献、每说一句话就加脚注(只有事实和观点需要加脚注)
看论文是在看什么:什么都不懂——看事实。懂基础知识——第一遍关注事实以及作者用了哪些论据(还有哪些论据是高度重复的),第二遍关注作者的评判。可以开始研究了——论据能不能用上、案例、结论与作者是否一致
不要为了引用而引用:别人的文章再好,至多综述别人的观点;不能服务于论文中心论点的资料都不是好资料;科研是去芜存菁,要从沙里找出金子给读者看,不是在有了金子之后还特意把沙子掺进去。
摘要的写法:第一句背景句,介绍自己要研究什么。第二句研究路径,即“本文通过对甲乙丙问题的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第三句结论,要回归到中国问题,建议要具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