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星灯记,记录一个来自大陆的年轻人在台湾接触佛法后内心的感悟,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才刚刚开始。感谢台湾,感谢师父,感谢朋友,感谢山,感谢树,感谢过往的因缘,同时也感谢新的因缘,正在生发。

写在前面:
你经过某个地方,一次二次三次四次,起初不留意,后来停下脚步,看看,觉得好奇、觉得好玩,于是探着身子靠近。
故事的开始,一个人为什么忽然想去了解禅修?
一、跟风
故事的开始,完全是跟风,跟乔布斯、马云的风,乔布斯的功力自不用说,不做竞品分析,不关心市场,放眼整个庄园,直接占领高地。马云,阿里巴巴上市,风口浪尖,不过他之前有去寺庙当道长。跟一帮互联网高管的风,通过他们的字里行间,禅修似乎成了互联网人隐形功课,同时还很潮。此时,你听3W咖啡有人在谈用户需求:“人的本性是贪嗔痴,做产品上要满足人性。”
好的,那我就跟风一把。
二、规律
产品经理做出东西,制定系统,构建生态,用户使用,随后用户被“生态”,成为生态的一份子。一个国家也是一款产品,如果把格局再放大一些,这个星球(人类肉身所能感知的极限)也是一个产品,谁把这个星球做出来的?这个星球又按照怎样的规则运转?怎样可以打通关?怎样才可以和这个产品经理聊聊?
从小到大,零零碎碎,若隐若现,只言片语,不过还是有人聊这方面的内容,或者说,在不少高段位的人的经验分享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指向。不过是否可以通关,如何通关,只有通关之后的人才知道。
好的,我想和这个产品经理聊聊天。
三、追溯
老杨上课教我们追根溯源,光听别人扯淡没有用,得自己由体验入,顺藤摸瓜,追根溯源,再为己用。就好比老杨是雕爷的粉,雕爷是曾鸣的粉,曾鸣是富勒的粉丝,要追根溯源,我们得越过老杨、雕爷、曾鸣去读富勒,再看看富勒又是谁的粉丝。
好的,让我由体验入吧。
四、渴望
修吕芳尧老师的创业财富课,每周都有“路演”。在第一次“路演”之前有报名学校佛学社活动,第一次“路演”完之后,去找佛学社社长,社长说今天没社团活动,不过可以带我转转。随后社长堉闳开着摩托载我在基隆转了4个佛堂,晚上6点半出发,回学校已10点,同时在莲社了解到10月4号——10月6日,中台禅寺有一年一度的星灯营——全国大专院校联合迎新活动。
“星灯营”开始的时间点,与和类似“我是歌手”综艺节目当观众的活动有冲突,之前我有报名这个当观众活动,两者权衡了一下,选择“星灯营”。
水深可载大船,水浅汇入溪流,要想拥有财富与智慧,需要相应的的身体去承载,就好比打怪练级,等级高了,才可匹配逼格更高的道具。
我是一个俗人,好事做过,坏事也做过,最主要的是,渴望财富与智慧。
好的,经过庄稼田,去看看种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