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这部电视剧,就像部时光刻录机一样,把过去的时光又一次播放出来。
这些过去时光中的故事,有些是我所不熟悉的、有些是发生在我身边的、有些是我所经历的。
记得我的中学时代,基本上是在学工学农中度过的。
当时学校有校办工厂和校办农场。初中生是去校园内的工厂劳动;高中生是到离家几十里的校办农场劳动,吃住都得在农场。
说是农场,其实就是在一大片的沙土地上,盖了几间平房,房间里除了一面墙上有一块黑板外,空空如也,啥也没有。可以说是没有桌凳的教室、没有床板的宿舍。
印象中,好像没上过文化课,也没干过啥农活,就是割草,还有那令人恼火的沙土。每次排队打饭,碗口都不敢朝上,否则必落一层沙土,饭里总能吃出沙土,那硌牙的感觉真不好。
好在那时候生在长身体,吃嘛嘛香,晚上也是往在砖头上打的地铺上一躺,睡得又香又甜。
当时我们都是以小组、班为单位,自己管理自己,到现在我也想不起来老师在干啥。
动荡的十年结束时,我们高一的学生还都在农场干活儿,啥也不知道。听到从家里回来的同学说粉碎了什么帮,我们还都感到震惊和害怕,觉得是小道消息,不可靠。
没多久,我们就从农场撤回了母校。
这时候,学校已发生了天翻地覆地变化。昔日看门的大爷成了校长,打扫厕所的大妈,成了音乐老师,经常在校院扫地的、穿得脏兮兮的师傅,成了数学老师,还有物理、化学、语文、英语等老师,我们之前都没见过,据说他们都是从乡下调上来的、被下放的知识分子。
这些老师们讲课一个比一个精彩。我最喜欢的是语文老师,他的东北普通话非常好听。他讲课时,往往是把课文内容,在黑板上画成一幅画,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画的孔乙己要茴香豆吃的形象,唯妙唯肖,让人忍俊不禁。
那时候,国家不再强制上山下乡,我只知道高中毕业,能有个正式工作就已经很不错了,对考大学只是一种模糊概念。
后来年级开始分重点班和普通班,虽说我有幸被分在重点班,可是高考还是失利了。如果发挥正常,按照我当时在班级里排名,是可以考上大学的。遗憾的是,在考化学时,因为马虎大意,整个一面卷子都没做,最后的分数只够上个技校。
听说上技校出来还是当工人,那还不如直接去母亲工作的工厂待业,等着当正式工算了。
那个时候的家长,也不把高考当回事儿,就由着我的性子去工厂待业。
那几年真好啊!工厂有托儿所、澡堂、食堂、蓝球场、医务室、职工活动室、家属院等。工人们福利待遇非常好,人人都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人们还认识到了知识的重要性,都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工人们白天工作,晚上集中在大礼堂上课,授课的有清华大学毕业的本厂的老工程师,有从当地中专学校请来的专业教师。工人们无论男女老少,都积极上课,大礼堂常常是座无虚席。
也就是在和工人们一起学习中,大家发现我学习不错,鼓励我继续考大学,我原来的中学也通知我返校复读。就这样,我又犹犹豫豫地复读了。
正在复读着,听说金融系统统一招干,就问家长招干是啥意思,是不是正式工,家长说,不是正式工人,而是正式干部。
那时候在我心中,没有工人、干部的区别,觉得只要是正式的就行。
这次招干范围很广,只要是城市户口,应届高中生、退伍军人、返城知青,不管年龄大小都可以报名参加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统一考试。
我当时想,只管报名考考试试,如果考不上就继续复习高考;如果考上了就参加工作。
因为这次考试没有任何压力,使我得以正常发挥,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考过了。
等到收到参加工作通知,要报到的那一刻,我又犹豫了。这时哥哥姐姐都已经当兵去了,妈妈也已病退,爸爸正好出差不在家,亲人们没有人帮我拿主意。征求老师的意见,老师说,虽说放弃高考可惜,但这也是参加工作的好机会,让我跟家人好好商量商量。
最终我还是犹犹豫豫地到单位报到了。
参加工作后,我还是不甘心,抱着考大学的梦想一直坚持学习。两年后,终于等来了机会,在系统全国选拔考试中,我又顺利取得了脱产学习三年的机会,取得了大专文凭,之后又顺利考上了本科,取得了大学本科文凭,圆了我的大学梦。
工作不久,我就听到和我一起复读的而没有参加招干考试的同学说,她已经后悔了。她说,以前的老师落实政策后,都陆续回自己的城市去了。现在的老师基本上都是当年推荐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教不出啥东西,校风也没有以前好,还发生了师生恋的事情,她对考大学已失去信心,想早点参加工作。
可是,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以后国家再也没有统一招干过。
后来我这个同学高考落榜后,先是当集体工、后又转国有工,最后,费了好大的周折才转为干部,还经历了离了婚,成了单身母亲,一辈子过得也不幸福。
跟她比起来,我还是很庆幸的。
我母亲病退之前,一直是工厂的工会主席,工人们有啥事儿都愿意跟她说。
记得曾听母亲说过,有一回她在街上,碰到了工厂的老工人、还是个劳动模范,正在地上捡瓶盖,这个工人看到她眼泪就出来了,他说自己身体不好,干不了别的,只能捡垃圾换点钱,免强维持生活,工厂早已发不下来工资了,报销医药费更没指望,没想到干了一辈子,老了老了落到这部田地。母亲说的时候眼泪都出来了。
我当时听罢,心里就暗自庆幸。
正像《人世间》里展现出的那样,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工厂倒闭,军工转民,商业私人承包等,有多少人丢了饭碗;随着经济搞活,事业单位搞创收,倒买倒卖,个体经营等等,又有多少人发了财。
《人世间》把经济转型过程中的苦辣酸甜,客观地展示出来,带给你回忆,带给你思考,让你明白,这就是真实的人世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