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一段很震撼的演讲:今年的大学毕业生是1156万,这对于14亿人口来说并不意味着什么,然而对于出生人口924万而言意义重大。这些2022年出生的孩子无需任何竞争和淘汰,在十几年后全部录取一样可以让大学减少生源 200万,那时候大学会主动上门希望你选择,并且依然会出现生源持续减少的局面。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如果鸡娃不是为了头部的头部,那一切鸡娃以及产生的衍生行业毫无必要。
也许有人会说这个离了还远,那不远的事情就是今年起的幼儿园,两年后的小学……直至大学。从2016年1700万+的新生人口拐点向下后,谁也没有预料到短短6年新生人口将近跌了一半。和之前所有预料不太一致的是:人口减少没有缓和一些资源分配的难题,反而因为技术进步在一些特定行业加剧了资源配置的不均,而看起来有些尴尬的是教育这个被称为产业的行业……学校以及老师的内卷将因为学生本身的大量减少而空前激烈。
于此同时,从1990年的大学录取率3.8%,到2000年的12.6%,到2010年的26.3%,到2020年的44.3%,到2025年规划的目标60%,文凭的贬值速度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当今年的博士毕业生超过130万的时候,你觉得这些900万的新生儿将来每6人就会出一个博士,而他们的父辈每十个人才出一个大学生,自然依靠求学脱颖而出的道路完成阶层跨越已经没戏了。
由此联想当年自己读书的时候还有基地班基础学科的设置,当年还能看到学院老师学术研究和外出走穴泾渭分明的不同道路。如今似乎没有了,只怕外出走穴还要分流量明星和默默无闻几个等级,可没有基础学科的踏实研究,缺乏从0-1的苦心积累,技术进步从何谈起,而当下,基础学科的软肋不正是被别人狠狠羞辱的症结所在吗?
18-24岁官方统计的19.9%的失业率看起来相当吓人了,其实教育本身就已经分成了职业教育和学术研究,只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为了所谓的产业发展,为了“经费”而变了味。当人口变成了整顿教育行业的重要因素时,不知道类似于自己这样还在鸡娃的道路上大把投资的家长作何感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