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中旬,上海的孙女士在和同事闲聊时提到想喝某Co奶茶,在打开饿了么App时,在推荐商家首位看见了某Co奶茶。让孙女士疑惑的是,自己之前从未在饿了么买过某Co奶茶,在她手机后台,同时打开了淘宝、微信、知乎、微博等多个App,“此前也没有使用任何手机App搜索过某Co奶茶的相关信息。”
无独有偶,北京一位网友燃玉(化名)在2018年11月14日晚上8点左右,跟朋友说想吃鳗鱼饭,1分钟后打开支付宝上的饿了么应用,推荐位顶部恰巧显示着一家鳗鱼饭的外卖店,此时距离他上次下单鳗鱼饭相隔23天。
为了再次验证这一现象是否纯属巧合,次日中午,燃玉自行对着手机进行了一轮测试。在没有打开应用的情况下,他大声说想吃披萨,随后才打开了支付宝里的饿了么应用,在推荐位首页中出现了一家披萨店,“这家店的披萨我曾经点过,但也应该是半个月前。”
从2018年11月到2019年3月,《IT时报》记者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对安卓手机、苹果手机、苹果平板电脑上的饿了么和美团外卖进行了多轮测试。
在大概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记者进行了多次测试,饿了么出现同类现象的概率大概在80%左右,准确度非常高,其中一家被精准提到的门店,虽然在第一天没有出现,却在第二天出现在“品质优选”频道。美团外卖则基本没出现类似情况。
测试中记者也发现,饿了么和美团外卖并没有被苹果手机授权打开麦克风,但同一体系内的天猫、微信的麦克风都在开启状态。
第二天,记者将天猫、微信的麦克风权限都取消,再次进行测试,相关情况没有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