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花盆没再种植花草。年初在婆婆家挖了些韭菜根,植在花盆里长得很好,几乎实现了韭菜自由。
天冷了风也大了起来,就更喜欢宅在家里不出门。割点韭菜炒个鸡蛋,再热点昨天刚烧的羊排,又在冰箱里翻出几块骨头,再发点木耳,用电压锅炖点骨头木耳汤。
有肉有菜有汤我和老杨两个人在家,吃得及好了。
我与自然仿佛有一种疏离感,或许是遵循内心的某种感觉。日子过得越简单越好,只想留点时间给自己,仿佛就修复了自我一样,让自己感受平淡生活里的美好。
千篇一律的日子,重复了一天又一天,如果内心荒凉,就会让人产生一种颓废感。
从不回避内心的感受,做一些喜欢的事让心充盈起来,我仍热泪盈眶充满力量。
有些时候什么也不必做,就只是简单的发发呆,近似迷离恍惚,晕晕乎乎的……突然醒来的时候,就有种重生了的感觉,我对生活又充满了热爱。
走过半生,年近半百才发现我追求得更多的是内心的平和,物质方面似乎就没太多的追逐。
我觉得应该是开始接受了平庸的自己,与自己和解了。
前几天在网上买来指压板,每天抽个十几分钟踩一踩,这几日睡眠竟然好了许多,倘若睡前没喝水,几乎能一觉睡到天亮了。睡眠好了心情便也更好,与老杨的关系也融洽一些。
越来越喜欢疏离型人格,这种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一个人待着,且不会感到孤独,感觉自己也算是这一类型。
越来越喜欢宅在家里,能与别人不打交道,不会再多一言。与老杨两人在家时,大多数时间也是各不打扰,各自找个地方呆着,我在心里起名叫着:疏离式生活。
学会独处享受独处,能让我有种自由自如的感觉,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交,用一种疏离淡然处之,也不被他人的看法,轻易左右自己情绪,用简单的一句话说:做最真实的自己。
疏离式的生活能让我淡然,也更独立,依心而行却不失之平衡。
我喜欢在独处中沉淀和思考,总能从自我的世界汲取更多的力量。
静守己心时常自悟自劝慰。和他人保持一些距离,边界感明晰相处起来都会很舒适,至少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午饭后又去了后院,拿把小铲将韭菜周围的土松一松,微风吹来仿佛能听见风的声音。这几棵韭菜我不知道要铲到什么时候,如果心安多长时间也是值得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