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了大概一周的雨,我大概吃了有一周的玉米。
终于啃完了。
太阳光有些刺眼。我在主教楼二楼的天台上开始记录一些零碎的日子。
很久没有动笔写些什么东西。最近一直在写稿。我无论如何,都要给遥远时空的他们一个结局。即使是坏的,也是属于他们一群人的青春。在我心里,他们真实地来过,就好。
逃离了只想玩儿手机,不想码字的嘈杂寝室。“夜猫子们”一到周末就变得不安分,只有我,什么事情也不想做。更没精力拿去外面“挥霍”。可能真的老了吧。
我一天一根甚至是两根玉米。自从食堂开始卖玉米之后,支撑我向前走的动力就是它们了。有好几天没吃到玉米,我在心里闷闷不乐了好一阵子。直到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规律,中午和晚上卖玉米的窗口不一样。那几天也不是没卖,而是我没找到。这样一来,我每天都能兴高采烈地吃到心爱的玉米了。我也纳闷儿,究竟是什么时候跟“玉米”结下的不解之缘。竟然非它不可了。
好吧,希望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能对“玉米”有着迷一样的热情,钟爱此生哈哈哈。实在想不出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每天可以填饱我肚子的可爱食粮。
世界上有两大食物我觉得蛮难搞的。一个当属我喜欢吃的玉米,另外一个,就是粽子了。对于我这个对美食要求极高却又不想费神研究它的人类来说,实在是想不通:吃本来就是让人享受和愉悦的事情,为什么要让人吃的那么难堪?是的,就比如玉米吧,食堂阿姨从水里捞出来,金黄金黄地让人垂涎三尺,拿在手上忍着烫咬下一口,玉米须和着几颗玉米粒脱落在嘴巴里。然后……玉米须很不给面子地黏在了嘴唇上,这个时候,就得用手扯,一半在口腔里,一半在嘴唇上的玉米须,我想问,多大仇多大怨啊?简单粗暴的我吃啥都“一口闷”,吃玉米总不可能一粒一粒剥下来喂进嘴里吧,既费时间又不像我的风格。所以我就啃,一口一口,不对,大口大口地啃!啃的时候还能接一塑料口袋的水。顺着手臂流下去,哎呀我去,是够狠的。
再比如,粽子。我亦是如此喜爱它。糯糯软软的,甜的咸的,只要是粽子,都吃。只可惜,这家伙也不好对付。用手掰,撕,拉,我是最力求完美最有洁癖的那个星座,所以你们懂了吧,我就是处女座!糯米黏不啦叽的沾在手上,有些懊恼。我只想赶紧吃完,赶紧去把手洗干净。然后,然后还是只能斯文地慢慢吃。一口一口,是真的只能一口一口地吃。不然黏你一脸的糯米。来来往往周围那么多同学哪,我还是一心只有形象。
两个吃起来没有形象的食粮,却都是我的最爱。
希望有朝一日我能跟它们合解。
今晚上我的晚餐照例一根玉米。由于有规定不准在教室里吃东西,于是我装作很斯文的样子,啃着一根玉米逛遍了校园。碰到了一群快要毕业的大四学姐们正在拍毕业纪念照。摄影师拿着相机说:“一,二,三,看这边,对了,很好……再来一张,换个姿势。”按下快门的那一刻,便定格了大学四年的光阴。一去再也不复返。如果让我来形容那一刻的感受的话,就是时间长到——觉得在学校里有啃不完的玉米,短到——一转眼,我们能数清这几年自己吃了多少根玉米。
临近毕业季,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分别。还记得初中毕业那会儿,我们全班同学最后一次穿上校服。那天没有阳光。束着高马尾,留着齐刘海儿的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一起站在第一排。微微笑着,听着摄影师说:“来,看这边。”我们全班所有同学的目光整齐地看向镜头。一秒,两秒。此后是一年,两年……直到很多年后,我跟那群同样微微笑着面对镜头的那些人,彻底失去了联系。毕业照照片在领通知书的那天拿到了,在具有强大美白功能的镜头下,原本很黑的我,很白。照片的塑封膜把照片完整地包裹着,保护着,我们的青春也得到了安放。美颜,滤镜,却没有过滤掉离别的不舍。
我很想念你们。
想念可以叫得出名字的每一个人,以及叫不出名字的却笃定我们曾是同学一场的每一个人。
我想,万一哪一天我不吃玉米了。我一定不会忘了每天不辞辛劳地去到离寝室最远的那个食堂只为一根金黄金黄的玉米的日子。并且风雨无阻。
今天的大学校园里,扑鼻而来的阵阵栀子花香;排练节目的学生;派去坐在教室里听讲座的班委;参加面试的某学院的紧张的同学们;食堂里每天一如既往等待着饥肠辘辘的我们到来的饭菜;傍晚依偎着夕阳释放浓浓爱意的情侣摇曳着多巴胺;穿着白大褂跑步锻炼身体的老大爷;隔壁幼儿园放学的小朋友拉着大人的手回家;大四的学姐们打扮漂亮微笑着面对镜头比“剪刀手”拍照……太多我想写下来的东西,以后慢慢讲给你们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