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读书计划
flag果然不能乱立,各位老爷们咱们有缘明年再见~
28、《他们在大清末年》作者:顾孝华
本书选了几位不同年龄、身份、立场的历史人物,像编撰年(日)谱那样,记录他们在辛亥年的生活轨迹和若干典型画面,以反映时代风云,社会万象。张謇郑孝胥等人生活在那个年代,应该算是恰逢其时吧?
27、《帝国的惆怅》 作者:易中天
这本书应该算作一本通俗的历史作品而不是学术作品所以内容上来讲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书中选取了十余个比较有代表性意义的事件&人物来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比较像是一篇杂文集,其中的作品都独立成章但是连起来好像也能看出一点联系,作为普及读物还算是比较不错的。
26、《单恋》作者:东野圭吾
抱着看推理小说的心态看了这本书,看完了以后才觉得东野圭吾其实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因为他并不想把自己仅仅局限为一个推理小说家。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了“性别认同障碍”这个名词,大概就是心理性别和自己的实际性别并不相符的一群人。所以书中到处都是他们生活中的艰难,绝望,压抑。躲不过周围人的眼光,也躲不过自己内心的迷茫恐惧和无助。
人的性别就像设定在一个莫比乌斯指环上面,也许并不应该有明确的分界线吧。你首先是一个人,其次不管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都有权利活着并且活的开心快乐。尊重,保护身边的每一个人。
这一次,东野站在了一个相当高的地方去思考人生。
25、《设局》作者:紫金陈
谋杀的对象都是官员,所以这个设定够大胆。
谋杀的手段也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内涵基本上没有,单看推理过程也算是比较严密吧。
24、《异邦骑士》作者:岛田庄司
看来人还是要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然后等你失忆了还能找回来一点点。然后发现日记不是你的哈哈
还是挺喜欢御手洗在书里面的设定,不修边幅的店老板,有点像银时。
然后再次感叹作者构思犯罪的本领。益子秀司最后专门来拜访了御手洗,两个人还颇有一点天才之间惺惺相惜的感觉。秀司最后一句“你想怎么处置我,是你的自由,但是你没有证据。”
潇洒至极。
23、《眩晕》作者:岛田庄司
看完以后整个人都是眩晕的,佩服作者的想象力能构思出这么异想天开的局就为了杀一个人。
书里动不动就提《占星术杀人魔法》,作者也是有够自恋的。
22、《蜘蛛男》作者:江户川乱步
棋逢对手才酣畅淋漓啊。
21、《钟表馆幽灵》作者:绫辻行人
叫永远的没有活到永远,叫未来的看不到未来。。。
当推理小说家真是不容易啊,什么都得懂。
20、《非常道》余世存编
新世说新语。不同时期不同人物,不同的说话风格。
19、《倾城之恋》作者:张爱玲
爱情和现实,爱情和宿命,宿命和现实。
18、《首无作祟之物》作者:三津田信三
又猜错了凶手。结局真是可以的。。
17、《苏东坡传》作者:林语堂
元气淋漓并且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是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难能有二的。
16、《查令十字街84号》作者:海莲·汉芙
海莲和弗兰克从未谋面,但是却彼此熟知。对书的热爱让他们相隔大西洋却靠的如此近。
因为有了文字,思想可以穿越时间,跨过山海。静下心来去品味,学习,体会读书的快乐,同时也相信总会有能理解你的人会靠近你,欣赏你。
15、《向日葵不开的夏天》作者:道尾秀介
细思恐极。
14、《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作者:邢超
一说起大清王朝末年,我脑海里出现的是一段在水里不知道泡了多久的朽木,腐朽到一脚踩上去就是一个大坑还能往外冒黑水那种。
这段时期深刻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内忧外患,乱世出英雄,乱世也出能人,但是这些人大部分不是想要挽救清朝的统治,甚至有一些成为了封建王朝的掘墓人。
为什么说是“倔强”呢?这个词如果用来形容当时大部分的官员比如倭仁,比如叶名琛,从心里排斥西方的一切,则可以换成保守甚至是迂腐。也可以拿来形容当时的一些士大夫,每每外敌入侵则齐声高喊寸土不让,其实真正能看得清形式的只有以奕䜣李鸿章等为代表的少数几位中兴名臣。
读完此书,更加钦佩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的气魄,尤其是李鸿章年逾古稀,还因为签了马关条约而被千夫所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担当,这种倔强的性格和强烈的担当意识成为了清朝能够残存许久的重要原因。晚清的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泥潭,洋务派每做一件事情几乎都会遭到环境的掣肘,他们就像是顽强的斗士,在泥潭漩涡中倾力实干,在中国的近代史上做了很多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有着许多的难处,苦衷。或许除了谩骂,我们更应该用一种平常之心去看待那一段屈辱的历史,去看待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浪花的人们。
13、《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作者:张宏杰
朱元璋 朱棣 好的政治家好的皇帝常常不是什么好人
海瑞 把清官做到了极致就失去了意义,官场也容不下这样的人,他永远也得不到施展报复的机会,只能当做一个符号来纪念。
魏忠贤 一个人,一个文盲从最低谷能成为“九千九百岁”说明这家伙一定是非常有本事,魏忠贤贪,坏,爱权,他在政治漩涡中找到了平衡点,我觉得崇祯帝的一大失误,就是太早的破坏了这个平衡。
张献忠 名为献忠,却没为谁献过忠,流寇当的风生水起,入川以后暴戾血腥,嗜杀成性,按照现在的说法应该是有反社会人格缺陷。。。我一直思考为什么像李自成张献忠这样的草根领袖会变得如此可怕,为什么手底下本来老实巴交的农民会变成杀人机器。
吴三桂 冲冠一怒为红颜 一生与反叛二字有着不解之缘,但是他的每一次反出却让我觉得并非那么的不可理解。
郑成功 民族英雄
讲道理不该没有张居正啊。。。
12、《这个历史挺靠谱》作者:袁腾飞
讲道理虽然写的跟流水账似的,而且因为跨度很大所以比较单薄,但是当做消遣读物还是可以的。当做是消遣就可以了,还有就是可以大体留一个框架,至于细节的方面要用其他的书来填补。
11、《我的奋斗》作者:罗永浩
看过老罗发布会以后觉得这人疯了吧,不过试了试锤子的手机觉得确实有些地方还是很有设计感和他说的工匠精神的。所以这个人没有完全疯,他确实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
这本书嘛,流水账一样。。并不是很好看,跟他本人一样。
10、《罗杰疑案》作者:阿加莎克里斯蒂
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原来的味道。
以案情为中心的推理才是最好看的推理
9、《樱树抽芽时,想你》作者:歌野晶午
第一,没有身份证会出现很多无法控制的情况
第二,大额投保一定得小心,说不定就出个大新闻
剧情大于推理,推理显得也太弱了。。。。
8、《岛上书店》作者 :加布瑞埃拉·泽文
单看书名我还以为是一个日本人开了一家书店,没想到真的是在岛上有一家书店。
其实还是有点费解书店是不是能开的下去,因为上次回老家的时候发现县城里的书店都关门了。
AJ按常理说应该算是个挺悲剧的人物了,单身苦撑一家书店的他还收养了一个小姑娘,但是他自己并不这么觉得。。。。。
读着这本书你似乎都能感觉到作者平淡文笔下描述的平淡生活,一本书一杯茶一整天的那种闲适。
最后,真的没感觉有宣传中所说的那种“现象级畅销书”。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千万别相信书商的宣传。
只是一本普通的好书,就酱。
7、《30而励》作者:芮成钢
如图
6、《超·杀人事件》作者:东野圭吾
好像是被催稿催的太急了于是开始写起了某些作家行业内的潜规则嘛,不停的吐槽讽刺。书名欺骗性太强了,感觉改名为《推理小说家蛋疼的生活》比较符合内容呢。
5、《雾越邸杀人事件》作者:绫辻行人
日本版的《无人生还》,按照儿歌提示的顺序进行杀人游戏这个剧情也不是第一次见了,虽然这次并没有死光光。情节还是比较有趣的,结局稍感意外并且缺少一点恍然大悟的感觉,杀人的手法交代的不明确,动机显得有点牵强。
4、《1453君士坦丁堡之战》作者:罗杰克劳利
怪不得土耳其蕞尔小邦就敢跟俄罗斯叫板,人家血液里就流淌着不会屈服的意志。君士坦丁堡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六七次被围城的经历,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每一次都组织起来了有效的反抗。1453年,默罕默德二世组织起了最后一次轰轰烈烈的围城大战,一方面是拥有着中世纪最牛逼大炮和最牛逼士兵的奥斯曼帝国,他的对手是拥有中世纪最坚硬的城墙的东罗马帝国最后的继承人。纵然穆罕默德用尽了智慧也占尽了天时地利,但是伟大的英雄需要伟大的对手来衬托,他的对手--------君士坦丁十一世,在没有外援缺少食物和士兵的情况下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城破的那天君士坦丁十一世英勇的冲入了敌阵英勇战死,用生命殉了东罗马帝国。
3、《开膛手杰克的百年孤寂》
开膛手杰克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了,这里作者给出的一种猜想也是挺合理的。
1888年到1988年的百年时光,那个神秘的杀手仿佛穿越了时光来到了这个年代。
2、《毕业前杀人游戏》作者:东野圭吾
好感动,看了这么久的推理小说第一次能猜对个七七八八。
1、《三岔口》《纸人》作者:周德东
作为国内比较不错的恐怖小说作家(个人观点啦),周德东此人还是比较有能力的。他写的故事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看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个是灵异事件所以能够营造出一种很恐怖的氛围,但是他后面会给出合理的解释,最终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不可思议其实都是精心的设计,而被设计的那个人往往深信不疑进而落入圈套之中。记得初中的时候读他的书都能吓的午觉都睡不好,如今再看却不觉得有多么的毛骨悚然而是更多的关注每个故事背后关于人性的讨论。人吓人,吓死人,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神灵异,最可怕的就是人。
2015已经完结了,下面开始的是2016年的读(zhuang)书(bi)计划,虽然感觉立flag一般会比较蛋痛,但是考虑到去年的计划已经圆满完成这一个利好条件,仍然决定还是先把今年的计划定在60本左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