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整式、分式与函数

整式、分式与函数

作者: 我可能是个假开发 | 来源:发表于2024-09-27 21:12 被阅读0次

一、整式

1.整式及其运算

1.1 常用公式

  • 平方差公式:a^2-b^2=(a+b)(a-b)
  • 完全平方公式:(a±b)^2 = a^2±2ab+b^2
  • 3个数的完全平方公式:(a+b+c)^2=a^2+b^2+c^2+2ab+2bc+2ac
  • 配方公式:a^2+b^2+c^2±ab±bc±ac=\frac{1}{2}[(a±b)^2+(b±c)^2+(a±c)^2]
  • 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
  • 和的立方公式:(a+b)^3 = a^3+3a^2b+3ab^2+b^3
  • 差的立方公式:(a-b)^3 = a^3-3a^2b+3ab^2-b^3

1.2 系数计算

f(x) = a_0+a_1x^1+a_2x^2+a_3x^3+a_4x^4+·······+a_nx^n(n∈Z^+)
x=1时,f(1) = a_0+a_1+a_2+a_3+a_4+·······+a_n (偶此项系数和 + 奇次项系数和)
x=-1时,f(-1) = a_0-a_1+a_2-a_3+a_4+·······+a_n (偶此项系数和 - 奇次项系数和)

偶次项系数和 = \frac{f(1)+f(-1)}{2}

奇次项系数和 = \frac{f(1)-f(-1)}{2}

x=0时,f(0) = a_0 (计算常数项)

1.3 整式的除法

整式F(x)除以整式f(x)的商式为 g(x),余式为r(x),则有 F(x)=f(x)g(x)+r(x),并且r(x)的次数要小于f(x)的次数.
r(x)=0 时,F(x)=f(x)g(x),此时称F(x)能被f(x)整除,记作f(x) | F(x).

1.4 因式定理(整除)

f(x)含有(x-a)因式 ⇔ f(x)能被(x-a)整除 ⇔ f(a)=0

1.5 余式定理(非整除)

由于余式的次数要小于除式,所以当除式为一次表达式时,余式就为常数,从而得到余式定理:

多项式f(x)除以ax -b的余式为f(\frac{b}{a})

可以理解为f(x)除以ax -b的余式为该点的函数值。因式定理可以看成余式定理的特殊情况.

2.分母根式有理化

\frac{1}{\sqrt{n+k}-\sqrt{n}} = \frac{1}{k}(\sqrt{n+k}+\sqrt{n})

\frac{1}{\sqrt{n+k}+\sqrt{n}} = \frac{1}{k}(\sqrt{n+k}-\sqrt{n})

3.整式的因式与因式分解

3.1 双十字相乘法

当遇到二次六项式 ax^2+bxy +cy^2 +dx+ey +f时,可以用双十字相乘法进行因式分解,其步骤是:
(1)用十字相乘法分解 ax'+bxy+cy,得到一个十字相乘图(有两列);
(2)把常数项f分解成两个因式填在第三列上,要求第二、第三列构成的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 ey,第一、第二列构成的十字交叉之积的和等于原式中的 dx.

步骤:

  • 分解平方项系数及常数项
  • a_1c_2+a_2c_1=bc_1f_2+c_2f_1=ea_1f_2+a_2f_1=d

二、分式

1.概念

分母有未知数的分式

糖水不等式(加浓原理)

a>b>0 ; m>0
真分数:\frac{b}{a}<\frac{b+m}{a+m}

假分数:\frac{a}{b}>\frac{a+m}{b+m}

三、函数

1.一元二次函数及其图像

1.1三种形式

  • 标准式:y=ax^2+bx+c
  • 配方式:y=a(x+\frac{b}{2a})^2+\frac{4ac-b^2}{4a}
  • 零点式:y=a(x-x_1)(x-x_2)
    x1和x2表示一元二次函数与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或方程的两个根

求根公式:x=\frac{-b\pm\sqrt{b^2-4ac}}{2a}

判别式:
\Delta=b^2-4ac

  • 1.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这意味着二次函数与x轴有两个交点。
  • 2.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这意味着二次函数与x轴有一个相切的交点。
  • 3.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这意味着二次函数与x轴没有交点。

1.2性质

  • 开口方向: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上
  • 对称轴:
    标准式:x=-\frac{b}{2a}(当b=0时,一元二次函数关于y轴对称)
    零点式:x=\frac{x_1+x_2}{2}
    f(a+t)=f(a-t):x=a
  • 顶点坐标:(-\frac{b}{2a},\frac{4ac-b^2}{4a})
  • y轴截距:y=c(当c=0时,一元二次函数图像过坐标原点)
  • 最值:
    当a>0时,有最小值\frac{4ac-b^2}{4a},没有最大值
    当a<0时,有最大值\frac{4ac-b^2}{4a},没有最小值

代数的至高原则:n次多项式一定能够分解为n个一次因式的乘积。

2.指数函数

2.1概念

y=a^x(a>0,a≠1)

  • 定义域:(-\infty,+\infty)
  • 值域:(0,+\infty),即图像在x轴上方
  • 图像恒过(0,1),即x=0是,y=1
  • 单调性:
    0<a<1时,在R上函数严格单调递减。
    a>1时,在R上函数严格单调递增。

2.2图像

y=a^x(a>1)

a>1.png

y=a^x(0<a<1)

0<a<1.png

3.对数函数

3.1概念

y=log_ax(a>0,a≠1)

  • 定义域:(0,+\infty) 图像在y轴右侧
  • 值域:R
  • y=a^x互为相反数
  • 图像恒过定点(1,0),即x=1时,y=0
  • 单调性:
    0<a<1时,在(0,+\infty) 上是单调递减
    a>1时,在(0,+\infty) 上是单调递增

真数>0

3.2图像

y=log_ax(a>1)

a>1.png

y=log_ax(0<a<1)

0<a<1.png

函数加减一个数(只改变y值),只会影响图像的上下平移。

4.指数和对数运算公式

1.指数运算公式(只看乘除)

a^m·a^n=a^{m+n}

a^m÷a^n=a^{m-n}

(a^m)^n = (a^n)^m = a^{mn}

a^m·b^m = (ab)^m

a^m÷a^m = a^{m-m} = a^0 = 1

a^{\frac{m}{n}} = ^n\sqrt{a^m}

2.对数的运算公式(只看加减)

log_am+log_an = log_amn

log_am - log_an = log_a\frac{m}{n}

log_{a^m}b^n=\frac{n}{m}log_ab
m=1时,log_ab^n=nlog_ab
m=n时,log_{a^n}b^n=log_ab

log_ab=\frac{1}{log_ba}

log_ab=\frac{log_cb}{log_ca}(一般c取10或e)

log_ab·log_bc·log_cd·log_de = \frac{lgb}{lga}·\frac{lgc}{lgb}·\frac{lgd}{lgc}·\frac{lge}{lgd} = \frac{lge}{lga} = log_ae (底数和真数抵消)
(前面留底数,则 后面留真数;前面留真数,则后面留底数)

log_aa^b = b
log_aa=1
log_a1=0
a^{log_aN} = N

5.幂函数

5.1 定义

能写成y = x^a这种形式的函数

  • 自变量是底数
  • x^a前的系数必须为1
  • x^a中的指数a可以是任意实数,即a∈R

5.2 定义域

  • 全体实数R
  • 当x作为分母:x≠0
  • 当x开偶次方根:x≥0
  • 当x作为分母开偶次方根:x>0

根据指数a讨论x的取值范围:

  • 当a=0时:x≠0,则幂函数有意义,此时定义域为\{x|x≠0\}
  • 当a为正整数:全体实数
  • 当a为负整数:x≠0,定义域为\{x|x≠0\}
  • 当a为正分数:分母为奇数,定义域为R;分母为偶数,定义域\{x|x≥0\}
  • 当a为负分数:分母为奇数,定义域\{x|x≠0\};分母为偶数,定义域\{x|x>0\}

5.3 图像

image.png
image.png

5.4 奇偶性

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奇函数
函数关于y轴对称:偶函数

代数判断函数奇偶性:

  • 先看其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其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非奇非偶
  • 在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前提下:
    f(-x) =f(x),则函数为偶函数
    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

第一步: 先看分母:(分母要为奇)

  • 分母是偶数:函数没有奇偶性
  • 分母是奇数:函数有奇偶性

第二步: 再看分子:(分子奇,奇;分子偶,偶)

  • 分子是奇数:函数就是奇函数
  • 分子是偶数:函数就是偶函数

四、特殊函数

1.最值函数

最大值函数
max 表示最大值函数,比如 max{x,y,z}表示 x,y,z中最大的数
对于 max 函数图像,先画出各函数图像然后取上方部分,存在最小值。

最小值函数
min 表示最小值函数,比如 min{x,y,z}表示 x,y,z 中最小的数;
对于min 函数图像,先画出各函数图像,然后取下方部分,存在最大值

2.绝对值函数

y=|ax+b|

先画y=ax+b的图像,再将x轴下方的图像翻到x轴上方.

image.png

y=|ax^2+bx+c|

先画y=ax^2 +bx+c的图像,再将x轴下方的图像翻到x轴上方.

image.png

y=ax^2+b|x|+c

先画y=ax^2 +bx+c的图像,再将y轴左侧图像删掉,替换成y轴右侧对称过来的图像

image.png

|ax+by|=c

表示两条平行的直线ax+by=±c ,且两者关于原点对称

image.png

|ax|+|by|=c

图像为菱形;中心:令两个绝对值为0的x和y(0,0),对角线长度2c
当a=b时,表示正方形,当a≠b时,表示菱形.

  • 四条线段
  • 围成一个菱形
  • S = \frac{2c^2}{|ab|}
    a≠b.png
    a=b.png

总结:
|x-m|+|y-n|=c
中心:(m,n)
对角线长度:2c(以中心点为中心,上下左右各延长一个单位)

总结:|ax-b|+|cy-d|=e(ac≠0,e>0)

  • 形状:当a=c时,为正方形,当a≠c时,为菱形.
  • 对称中心:(\frac{b}{a},\frac{d}{c})
  • 图形面积:\frac{2e^2}{ac}
  • |ax-b|+|cy-d|=e所围面积与 |ax|+|cy|=e所围面积相等

|xy|+ab=a|x|+b|y|

当a=b时,表示正方形,当a≠b时,表示矩形.


image.png
image.png
  • 四条直线
  • 构成矩形
  • S = 4|ab|

总结:

  • 绝对值内部只有x时,即|x|出现时,图像右翻左
  • 整体函数在绝对值内部,图像下翻上

3.分段函数

有些函数, 对于其定义域内的自变量x的不同值, 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解析式表示, 而是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式子表示, 这类函数称为分段函数.分段函数表示不同的取值范围对应不同的表达式

4.复合函数

5.反比例函数

y=\frac{k}{x}(k>0)

image.png

y=\frac{k}{x}(k<0)

image.png

五、集合

1.集合概念

集合: 将能够确切指定的一些对象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叫作集合,简称集
元素: 集合中各个对象叫作这个集合的元素.
表示: 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 A,B,C,P,Q等,元素通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表示,如a,b,c,p,q等.

2.元素和集合的关系

属于: 如果a是集合 A的元素,就说a属于 A,记作a∈A
不属于: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a∉A

3.集合中元素的性质

确定性: 按照明确的判断标准给定一个元素或者在这个集合里或者不在,不能模棱两可.
互异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重复.
无序性: 集合中的元素没有一定的顺序(通常用正常的顺序写出).

4.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 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 A \subseteq A.
  •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 \subseteq A;
  • 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 n个元素的子集有2^n个;
  • n个元素的真子集有 2^n-1个;
  • n个元素的非空子集有 2^n-1个;
  • n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 2^n-2个;

相关文章

  • 整式的乘除 探索之旅

    我们在初一上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整式以及整式的分类。是的,整式可以分成整式以及分式,而这个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分式中...

  • 分式课本回顾200521

    一、分式及其基本性质 1、分式的概念 形如(A、B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叫做分式(fraction),...

  • 008 分式

    整式 A 除以整式 B,可以表示成 A/B 的形式,如果除式 B 中含有字母,那么称 A/B 为分式,其中 A 称...

  • 求函数定义域的常用方法

    常见的用解析式表示的函数的定义域可以归纳如下:(1)若是整式,则的定义域是.(2)若是分式,则要求分母不为零.(3...

  • 整式的乘除法

    在初一的课程之中,渐渐的出现了式这种更高等级的独特的概念。式,分为整式和分式,初一课本学习的是整式,它不再像...

  • 整式的乘除运算

    学完有理数之后我们开始了解了代数式,代数式就是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分为整式和分式,而我们先开始学的是整式的加减,学...

  • 分式教学探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15章分式,是学生在学习了整式、分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学习分式的概念、基本性...

  • 2021-05-22

    上标 下标 希腊字母 数学函数 分式 行间公式

  • 不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心疼!

    最近我们进入到总复习阶段,从实数入手,代数式、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节一节从最基础的开始逐步夯实。题目不难,题目...

  • 一题思考(分式方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类应用题)

    本题是多种知识点的应用题,涉及到分式方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而求最值是本题的重点。 第(1),列分式方程求解,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整式、分式与函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ha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