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生命的延续,都说父亲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身教胜于言教。
当知道自己成为母亲的那一刻,就曾霸道的对孩子的父亲说:‘如果是男孩,他可以随意教育,如果是个女孩,今生不允许打骂我的女儿一下’。因为我的生长环境就是在循循善诱的教育中,和平长大的。所以,至今,我的女儿没有被我以打骂形式教育过,形成了她阳光、外向、活泼善良的性格。
女儿降生后,进入了漫长的培养期 ,女儿是花做的,需要倾心呵护,做父母的,首先要给孩子道德礼仪教育,教育孩子有修养、自立、自信。
我的母亲对女儿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直全称跟进,女儿4周岁就被她老人家送入了省政府幼儿园整托班,一周接送两次,周三、周六晚上接回。刚刚送整托时,她会委屈的哭一路,做母亲的心也是碎了一地,但是,知道原则性是不能妥协的,俗语说,惯子如杀子,便硬是硬着心肠,把委屈的哭花了脸的孩子交给老师,然后,自己会抹着眼泪黯然离开。
上高中后,我的母亲还是选择让我女儿住宿,父母说孩子以后是要面对社会,服务社会,与人打交道的,所以,需要从小养成与人沟通、相处的能力。高中基本上是每星期见一次,每个周五晚上开车去接她,周日下午再送回,孩子后来以外向独立的性格,在世界各地愉快的学习、工作着。
都说慈母严父,曾经与女儿直面冲过一次,那是高中期间发现她焗了淡淡颜色的头发,因为上高中时与她谈过,高中期间不许化妆、不许谈恋爱。发现她焗发后,直接拉到发廊,让理发师给焗成黑色,女儿一直在流泪,小理发师也在说情,直直的不忍下手,说基本看不到颜色,我生气的对女儿说:“如果我没与你说过,我可以原谅你犯这个错误,但是,如果你已经答应我了,为什么明知故犯?妈妈不能原谅。” 在女儿的哭泣里,把头发焗回黑色。焗油不是主要主要问题,问题是明知故犯是不能原谅的。
从没有要求孩子去考第一名,世界之大,360行行行出状元,又何必让孩子呕心沥血的在区区的学校空间去争那个第一呢,第二、第三都很优秀。社会上不缺情商、不缺智商,成功缺少的是一颗善良的心和一个健康的心态;缺少砥砺前行不屈不挠的坚忍品格。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每个天使都是孩子,是孩子就要成长,成长过程难免不犯错误。做父母的需要倾心呵护,循循善诱,即做孩子的导师,家长,也要做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音和意见。女儿长大后,感觉自己又成了孩子,常常被她嘱咐、呵护、之间又常常相互卖萌取悦。
孩子是父母今生未尽的梦想,父母是孩子的老师和呵护者。生命的旅途是有限的,相互好好爱护珍惜。给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的同时,再给他培养出一份友爱善良的品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