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作者: 季向葵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01-15 19:33 被阅读0次

年底将至,回家过年。

突然来的闲情逸致,给老同学打了个电话,关机。陌生电话那头传来的第一个音节便能知道是谁。读书在外漂泊时难以转变乡音,回到熟悉的地方说着熟悉的话,难得糊涂地扯扯过去,曾经年少时,我们多半聊的话题都是憧憬未来。

班群里又因为聚会的事炸开了锅。不可避免地要谈到性格问题。有的人永远活跃在荧幕上,不论闲与忙。有的人从未说过话,无论有没有看到消息。我属于后者。也因为我是后者,我更想了解“沉默的大多数”的心态。

其实,在这个圈里,大家都明白:绝大部分同学是看到消息了。当一些人提出一句问话后,后面立马只有一两个说话的人了。大家心照不宣,不少人调侃发一个语音红包就都出来了。当然这个时候提问的人就有点尴尬了(尴尬否依据提问人的性格判断),要求大家表个态。如果是朋友,无论自己什么处境,会在看到的第一时间呼应。如果不是朋友,那对不起,你提你的问,我该干嘛接着干嘛。

很多时候,大家都会给自己找点事做。换一句话说:没有绝对的无聊时刻。

活着,就要想着怎么活。是活下去还是活的有意义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荷花有一个菩萨心肠的爹,什么都可以让给孩子,对自己极其节俭。那年高考,荷花落榜,在媒人的介绍下嫁给了一个商人。后来,她如愿地留在了她爹身旁。接着,她又在别人推荐下当了几年代课老师,学校被撤后卖过几年保险,后不知怎的,一直隐居在一幢风水极好的房子里,甘心做家庭主妇。她很少加入任何聚会,基本断绝了与外界联系,唯一取乐的源头就是肥皂剧。然而世界是相互联系的。她因为教育不好自己的儿子,不得不低下脸去恳求别人帮忙。机缘巧合,她得到了一个同学的联系方式,后依靠这位同学辗转找到在教育局任职的同学。小地方到处都是人情世故。一次低头求人的机会让她找到了20多年未见的同学,多么幸运,又是多么地难堪。曾经她可是学校里数一数二的佼佼者,不仅学习成绩一流,就连体育运动都不在话下。她邀请同学们来家里玩,之后有过一两次联系就没了然后。她深知自己没有什么利用价值,这么多年来,谁还记得谁?现在大家都有自己的事要忙,哪里还顾得上一个不太与人交往的同学呢。

说起同学聚会,现在大体是个什么情况呢?大家都随意了,只和自己玩的好的朋友聚,关系不好理个屁啊,谁还要念及同学一场呢,闲的没事干联络一下感情确实事小,关键是你有没有这个魅力。还没工作的,缺钱。已经工作了的,缺时间。如果实在不是因为会上有某一个人是你特别想见的人,就爱咋整咋整了。

糖果屋

大头照风靡后,我们拍了一套。

艺术照流行后,我们拍了一套。

驾驶证缺一不可后,多少人已经拿到了手...

每件事变的潮流后,大家都一窝蜂地把自己也变成那样。好像不这样做,我们就不是一个时代的人。

是我们冷漠吗?是我们自私吗?是我们格局小吗?是不是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件事决定不了一个人是什么样子的!

那天,我决定要早起早睡,夜晚23点时,我还担心是否能睡着。然后没多想便睡着了。以前我想着,既然还不瞌睡,何不逛逛知乎,学点知识呢,刷刷刷,两个小时过去了,结果能记住的鲜少。原本学知识的话在盲目地节省时间下哗啦啦地抽响了我。是的,着急,焦虑,想多学点知识武装自己,结果一玩手机就变蠢,刷的各种信息都是碎片化的,自以为学知识,其实也不过是白白消磨时光。这是有多么浮躁呢?

当你把所有希望寄托在一个人或一件物体上,注定是一个没有结果的答案。生活中很多问题在别人那里永远是无解的。

你可以尝试很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发动朋友的力量、社会的力量、媒体的力量去宣传、传播某件事。可以询问专家意见、逛论坛、咨询与之相关的长辈、向学长学姐讨教、和同龄人一起讨论某件事。然而,最后的选择权在你自己手里。

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有这样一个偏见———外向开朗的性格是对的,内向孤僻的性格是不对的。活泼开朗的人热情、接地气、与谁都玩得来。沉默寡言的人高冷、难相处、看谁都看不惯。可是,照这样说,一对性格相反的人竟然结为夫妻岂不是天方夜谭?事实证明:这样的情况并不少。我们原本以为律师跟律师能结婚,母猪都能上树了。可是,这样的案例也不少究竟是他人奇葩还是自己的思想奇葩呢?

有时候你以为只是你以为。千万不要拿着你的标准到处宣扬真理。

任何人活在这世上都不容易,没有必要刻意踩低或捧高某个人的一生。活的好不好只有他自己说了算。外人永远没资格评判他人的人生。当然,人人都有言论自由权,你要不要八婆和没素质,全由你决定。

有一个晚上,老同学邀我吃烧烤,我很没脑地教弟弟把垃圾扔入垃圾桶,而在这之前,我的好朋友都是把签子直接扔地上的。那个时候,我的心里只有保护环境这条信条。还有一次,父亲在烧有毒有害物质,我知道后已经晚了,跟他们直说:这样做对环境污染太大,是不对的,再别这样了!爸爸说:大家都是这样处理垃圾的,难不成你叫我把垃圾送往城里的大型垃圾堆吗?仅仅几年的时间,我便开始用自己的观点教训家人该如何做正确的事。然而事实总是有些距离,美好需要经过漫长的过程。

多年前,缘分让我们称为同学。多年后,我们又因缘分相遇。那个时候,你还认识我,我还记得你是不是一幅美丽的风景!那些年我们一起走过的路早已不见踪影,而今,我们都满怀着这些年的各种故事。恐怕思想巨变,早已不是当初的我们,到那时若我们还能求同存异地聊天就是莫大的快乐。

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相关文章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年底将至,回家过年。 突然来的闲情逸致,给老同学打了个电话,关机。陌生电话那头传来的第一个音节便能知道是谁。读书在...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从数学角度来说,所有的光都是看不见的。 那么,从内心的角落呢? 玛丽洛尔的故事 父...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2017年看的第一本书。 第一次听说这本书是在JimParsons的微博上。 “I re...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今年看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过年期间,加速阅读。法国,德国,二战背景,围绕传说中的绝世珠宝的命运和珠宝的预言,展开的三...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今天看到一句很值得深思的一句话: 一个人发脾气,不该看他的性格、修养,而是该看看他处在什么位置上。 老娘认为,说的...

  •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每道阳光终有饱满的温柔 每处灯火必有文明的传承 如果光明给人类以锋刃披荆斩棘 黑夜更像是磨刀石 磨成正直 磨得爽快...

  • 谈谈《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一个科学家的工作,取决于他的个人兴趣和他所处的社会环境。”——Anthony Doerr《All the lig...

  • 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这是无意看到的一本书,却因为兴趣使然花了半个月把它看完了。 在书中,可以看到二战时期的无奈与悲哀,可以看到背井离乡...

  • 人性,看不见的光——读《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作者安东尼多尔,2015年普利策奖(虚构类)作品,一本美国人写的德国人和法国人的故事,一本...

  • 去寻找《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夫人,我长什么样?”“你有数不清的雀斑。”“爸爸总说它们像天堂里的星星,像大树上的苹果。”“它们是棕色的小圆点,...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有我们看不见的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qub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