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鄉還沒有通電的日子

家鄉還沒有通電的日子

作者: 大莲子 | 来源:发表于2019-03-15 21:12 被阅读0次

都市生活,有時候偶然停一下電,人們都可以接受的;如果超過两三個小時仍沒恢復正常,大家都坐不住了;若停電半天呢?社區像炸開了鑊,人人劍指電力公司,責罵有之,索償有之。

像我這般年紀的人,都是在沒有電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那時,沒電是常態,所以,起早摸黑的習慣,就是這樣养成的。

小時候,看到最亮的燈是汽燈,汽燈也不是常常可以看到的,只有在演大戲,或開群眾大會時,才可以打氣點亮,能清楚看見各自的臉部表情。生產隊開會,用的是中號煤油燈,點亮了,可以看到誰來誰沒來。家里用的燈是小號煤油燈(家鄉人叫火水燈),點着了,要外加一個玻璃燈罩,火苗才不至左右飄怱,就算這麼小的燈,也捨不得把燈芯扭高,擔心過早耗費了煤油,月底那幾天晚上就要摸黑了,因為煤油(火水)是憑戶口部買的。我們晚上做作業,就是圍在食飯枱上,點亮一盞小煤油燈,幾個小同學一起念書寫字。那時也很想學古人鑿壁偷光,但家家戶戶都是星火點點,鑿爛了墻壁也偷不到光。捉螢火蟲放進瓶子里來發光,這種惡作劇還時常發生呢。)

我們國家地大但不一定物愽,家鄉沒通電的時候,有一時期,連點火煮飯的火柴也要憑證限購,用火廉火石紙媒策火的技術,就是那個時候學會的。能不學嗎?生不起火,意味着沒飯吃呢。

我們的祖先,都是從刀耕火種歲月一步步走過來的,他們雖然沒見過電線桿掛滿蜘蛛網的電,但是會時常見到,狂風暴雨烏天黑地時,火石役彧把天空劈開的那雷鳴霹靂閃電,他們才是與天斗與地斗的強人,只可惜世世代代斗不出贏家。每年有幾個颶風吹襲,把豐收在望的稻田淹沒,十分耕耘只得一分收穫;若太陽公公貪玩樂不思蜀,賴着不肯離開,把大地烤到干裂,人們只好日夜用戽斗戽水,用木水車車水來對抗,即使是人停水車不停地輪番登場,這樣付出十二分耕耘,也只得六分收穫。

今天,我想把我們家鄉人在沒有電的情況下,怎樣把稻田里的谷穂,脫變成飯席上的白飯的各個細節還原告訴大家。

當稻田一片金黃,喜悅的表情掛在每個人的臉上。用來收割稻禾的工具叫鐮刀,鐮刀至少有两種,一種像鹿角一樣的鐮刀,另一種像匕首一樣的彎鐮刀。綑綁稻禾回去的繩叫禾繩,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繩子就是用稻草扭成的,用完別當垃圾棄置,一條草繩拆開,夠燒一頓飯的柴火哩。割下來的稻禾用稻草繩綑綁好,把一綑綑稻禾把挑回去的工具不叫扁擔,家鄉人給它起了個很特別的名字叫"禾束",做"禾束"的匠人,對"凡夫俗子"類的木材不屑一顧,只有如坤甸木、酸枝木、紅木等,來自名門望族的木材,才愽得師傅們青睞,最低檔次的也是石竹禾束。老師傅們把禾束两頭削尖,把全身打磨得光滑,鄉親們用禾束挑起禾把,感覺飄飄然,肩膀即時百上減廿斤。這禾束已經絕種了,回去祖屋門角看看,若有的話,趕緊收藏,免得被小偷光顧,如果你祖上留下一條紫檀的禾束,那就恭喜你了,事關這寶貝是用"釐等稱"來計價的。

村里一個個禾谷堆,像小山一樣壘起來了,這時是婦女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鄉親們用木條或竹枝做成的"禾夾",夾起一大把稻禾,用力甩打在禾石上,這樣甩打六七下,再翻開中間的出來,又用同樣的力氣甩打幾次,谷粒基本脫干淨。也有體弱的人打得不干淨,待到分配稻草回去燒火做飯時,火頭軍一邊燒火,一邊撿出灶𤎌里的爆米花來吃,基本上已經填飽肚子了。農業合作社之后,大兵團作戰,農村以生產隊為核算單位,紛紛用石灰或水泥沙石打平了地堂,成了新的禾埸,有這個基礎設施,稻禾脫粒又先進了一步,鄉親們把稻禾鋪在禾埸上,用買回來的幾個花崗岩石磨,用牛或人力巡環反復拉動,重力下壓脫粒,效果還算不錯。

稻谷脫粒出來了,但參和了很多雜質,社會上又相應生產了一個如大笨象般的風櫃,設計這風櫃也挺講究,最頂層是大谷斗,有一機關控制谷子往下漏出,中間靠尾部分是木扇葉,有一撹動的中軸,可以上下左右均匀用力搖動把手,當谷子徐徐而下,遇上搖動送出的風氣,便自覺分門別類,各就各位尋找歸宿了。從正道口風出來的谷子,經曬干后,拿一粒用上下牙輕輕一咬,發出清脆聲響,才算大功告成。接下來該交公糧的、分配口糧的、分配耕牛糧食的,存留下年谷種的,預留一點以防萬一的,余下的統統交余糧,有序有先后進行。

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可是一年到頭或更長的辛勤耕耘啊。先別輕鬆,畢竟這是有殼的谷子,還不能做飯吃呢!

要想谷子脫變成大米,還要經過多道工序,而且做這些工夫,大家公認是辛苦的,流汗最多的,如果有選擇,我寧願上山割一擔柴回來。

那個時代,家家戶戶廳堂角落,都有一座竹坭谷磨,如果大家庭十口八口人吃飯,三天五天就要磨谷了,用得頻密,坭磨不是"嘣口"就是"缺牙",這是时常發生的事情。幸好街上有至少两人專門做這行生意的,我家里就專請"打磨生"師傅下來維修啦、重整的。每次師傅到來我家開工,我總會看到入神,不願回學校上課,他用幼滑的瓦泥攤平在竹磨框裡,用預先打磨好的約一寸左右的硬竹片,一片片插在瓦泥里,像韓信點兵一樣布陣,上下磨都插滿了,待風干定型后便可使用。

那时候我年紀小,剛剛可以推動家里的谷磨,但不會運力,只是看着大人們操作。親人們推動谷磨,谷磨發出的聲響,正如有個故事形容的那樣,"富豪~、富豪~"。磨出來的米粒夾雜着老糠,又要用箥箕播出米粒和老糠分離,播出來的米粒,就是現代人養生保健,拼命鼓吹要吃的粗米。毫無疑問,粗米有營養,而且富含各類維生素ABCD⋯⋯,但畢竟粗米粗糙,口感欠佳,吃三两天還可以,長期吃會受不了。

家鄉人又發明了一種獨特的石碓,石碓由幾個部分組成,分別稱碓坎、碓嘴(花崗岩石)碓頭、碓尾、碓身、碓腰(上好木材做成)在靠近碓尾位置,安裝两塊石條,碓身靠尾部的位置,两旁各突出一個軸心,卡在两塊石條中,當人們用脚踏在碓尾處,碓身便朝上,當脚離開碓尾時,碓身便往下垂,碓身上的碓嘴(花崗岩石)剛好落在碓坎里。就這樣,鄉親們把磨好的粗米,分數次放進碓坎里,踩踏碓尾有節奏的一上一下,發出的聲響震動半條村莊,其音韻配上曲詞就是,"吃不徹~、吃不徹⋯⋯"經一两個鐘后,舂出的米和糠(嫩糠),用簸箕、米篩再播,這晶瑩透徹的米粒,就是我們日常吃的大白米。剩下來的米糠米碎,是豬雞鵝鴨最好的飼料,是六畜興旺的保證。但在經濟困難時期,人們也搶食這些本該屬於牲口家禽的飼料。

六十年代初,家鄉才開始"種上"電線桿,上面布滿了"蜘蛛網",鄉親們奔走相告,"有電啦!有電啦!"。

有電了,這是改變家鄉面貌的關鍵轉折點,有了電,村裡安裝了脫粒機,家家的禾石可以安享天年;有了電,買來了水泵,天旱時開動馬達抽水灌溉作物,那些水車可以送進農業博覽會;有了電,我們晚上做作業時,不會開小差想像如何鑿壁偷光,更不會傷害小小螢火蟲。

有電的那年暑假期間,街上辦起了碾米廠(鄉親們稱為米機),恰逢家里即將"斷炊",有一天早上,我與母親,約好下屋两母女一起,趁台風未登陸之際,四人挑着稻谷上街碾米(鄉親們稱攪米)。米機設在十字街樂善堂第二進,大概那時全鎮也只有一台"米機",需要排隊等候,就算排隊,也是很快便輪到的,這機器設備真好,攪两籮谷只是耗費幾分鐘的時間。只一會兒,我們便挑着攪好的米,走在回家的路上。當行至西頭門佘龔巷口處,突然烏雲籠罩,行雷閃電,我們加快腳步,那知暴雨比我們還快,四人只好走進廣合腐乳廠(廣海中學正門大路口旁)門口屋檐下,把米擔靠向墻壁,用身體擋住橫掃的雨水。正當我們無計可施之時,廣合廠大門打開了,一位笑容可掬的老伯伯,一邊招呼我們進去,一邊忙着移挪雜物,騰出地方給我們安放米擔。老伯伯忙完一陣,微笑着對我們說:"這埸暴雨,一時三刻停不了,你們有米,不如在這里煮飯,吃完飯停雨了才回家好嗎?",當然好啦!可是人家已經收留我們了,還要再添麻煩,真的不好意思!但肚子餓了,也顧不得那麼多禮節。這廣合廠是食品加工埸,有現成的大大小小鑊灶,两對母女一起動手,很快,已經聞到香噴噴的飯味了。這時,老伯伯又從里面奉出一盆腐乳來,他說這是出廠時夾散了的腐乳,是次品,但味道比正品還正,給你們送飯吧。

風雨遇貴人,還吃上一頓美味的午餐,怎能忘記這一天的巧遇呢?幾十年來,我愛上了吃腐乳,外國專家稱它為"中國芝士",中國有專家說它是"致癌物質"。不管怎樣,我行我素,我家里從來不缺腐乳。結婚後連妊娠反應也專挑腐乳吃,偶爾吃齋,两塊腐乳送飯就可以了,腐乳炒通菜、腐乳蒸豬肉,腐乳扒茄瓜、腐乳撈豆角⋯⋯

若干年後,村里也安裝了碾米機,就算刮大風下大雨,也可以擔擔谷去攪米,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

千年家鄉,從沒有電到通了電,鄉親們的生活有了質的變化。今天,我在此並非憶苦,而是在感恩!家鄉人祖祖輩輩為了改善生活,有無數匠人前赴后繼堅守在各行各業,嘔心瀝血,深入鑽研,勇於創新,為大眾作貢獻;又有多少英雄豪傑為此奮鬥終生。感懷不經意的脈脈溫情,感慨擦肩而過后的淡淡回首,感激冥冥之中的緣起緣滅,感恩平凡生活里的濃濃愛意,感謝茫茫人海中的殷殷祝福。



相关文章

  • 家鄉還沒有通電的日子

    都市生活,有時候偶然停一下電,人們都可以接受的;如果超過两三個小時仍沒恢復正常,大家都坐不住了;若停電半天呢?社區...

  • 血鳳凰:夜電影

    今天回鄉下老家,看見广場上幾个老人坐在自帶椅子上,在看電影,晚上6點天還沒黑,大屏幕上還放不出人像,只听得儿時課本...

  • 醒來

    回到鄉下一月有餘,忙著把建好10年沒門沒窗的毛坯房簡裝一下,終於通水通電了,裝了窗,廚房可以做飯,院子鋪了花...

  • 2018-02-04 昨天没有学习

    昨天去看電影加上逛街 一點學習都沒有 真糟糕 飯友昨天還約我要不要今天去看電影 剛好有票 但是吧 我雅思還一堆沒看...

  • 【句号】

    不辭而別最傷害那不是句號 電影還沒放完忽然斷片 文章還沒完成就搁笔 關係還沒理清突然隔絕 K歌還沒唱完便被插播 突...

  • 故鄉

    沒有離愁 就不會有故鄉 沒有距離 就不會有念想 東哥的學校作業:故鄉明信片,材料水彩。有日子沒畫畫的少年,在功課之...

  • 情話

    越來越喜歡豆瓣了 閒得無聊的時候可以在那裡翻一翻自己還有什麼電影沒看過可翻出好多好看的電影耶這麼多好電影沒看過短時...

  • 還鄉

    去去公事已,北風吹雪歸。 古城一過客,漾弓水相隨。 清清黃龍浪,巍巍谷堆留。 登樓開壇飲,釃茶君莫催。

  • 打賭

    昨晚同鄉會的一個阿姨打電話給我說同鄉會有中秋福袋,如果得閒就過去會所取。我想著剛好明天先生也休息,就應了下來,還順...

  • 矛與盾

    年事一過 故鄉就開始展現衰敗的模樣 不知是人煙越來越稀少,還是故鄉只在記憶裏才成為故鄉 真正于此的時候,我也沒有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鄉還沒有通電的日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sre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