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的小菜园,是最为忙碌的时刻。波恩给粘好的瓷砖箱子终于凝固结实。二姐下班后过来,我们一起收拾归整。
日常的浇水,又加给剩余的小个头西红柿搭了架子。CC老师的花香飘到了我的园子。又跑过去拍照片嗅花香,还摘了几朵金银花泡水。
只是李诺的心里,除了盘旋着找工作的阴影,还开始升腾起一些新的莫名的情绪——关于孙晓东的。
李诺和孙晓东处于“冷战”之中。
噢,不是“冷战”!孙晓东根本就没有意识到李诺的“小女生情绪”——仍然持续不断地给她寄来黑马讲义,仍然持续不断地过问她找工作的规划和发展,仍然持续不断地给她施加无形的压力……却丝毫不曾顾及李诺的抵触情绪,意识不到李诺的不满。
孙晓东坚持不懈地向李诺灌输所谓的黑马讲义——他坚持认为,李诺迟早会意识到他的良苦用心的。
事实上,一接触到黑马讲义,李诺就充分意识到了它对自己的作用和价值——她天生的商业嗅觉顷刻间就被唤醒了,因对孙晓东的感情而产生的抵触和不满随之瓦解。相反,一种蛰伏心中的暗流似乎受到黑马讲义内蕴藏的力量诱导,开始蠢蠢欲动,似乎要寻找某种出口,日泻千里——以前那些阻碍她前行的无形或有形的壁垒都被渐涨渐高的潮流所湮没,不再成为其障碍。
于是,李诺开始相信人生也有“潮汐说”:以前那些障碍无法逾越,那是因为没有类似于月亮或太阳的力量,诱发出心中的“潮汐”;一旦这种潮汐形成,自然就能越千山过万道……黑马讲义带给李诺的,就是这种“日进千里”的感觉。
刚开始便已如此,继续下去又将怎样?
李诺开始很认真地思考黑马讲义所提出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超级毕业生的第三堂速成课,就是回到最基本的问题上,做一些早该知道的事情,比如:于千万人之中,你到底是什么人?
“700多万名大学生毕业,都在找工作,你凭什么能在起跑线上胜出?或者在起跑线上胜出之后,你又如何能够坚持到底——‘剩者为王’,但是,有哪些我们早就该知道却一直未能坚持的最基本的事情,能够让我们成为‘剩者’?
“所以,有两个最基本的‘速成’法则是超级毕业生们应该坚守的:第一条,于千万人之中,你是匠人。
“就像《庄子》中的庖丁解牛,干着社会上最普通的工作,却显示出富有职业精神的匠人风范;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所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在不要求专业品质的行业角色中能够成为‘专业人士’……
“无论你哪所大学毕业,无论你的工种和职称,你必须首先克服好高骛远的空想和眼高手低的毛病,以‘成为千万人中的匠人’为第一目标——否则,你身无匠心、手无技巧,提供不了精准、专业、享受式服务,你就不是匠人,而多半是个职场混子。
“于千万人之中,你是匠人。‘这是比通过炒作暴得大名或通过钻营获得暴利,更令你具有社会价值和存在感的事。’就是你毕业一年、三年、五年、十年……要从头一点一点积累的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就像我们在第一课‘速成中看慢’所说,你要真正学习的是慢跑、中长跑和马拉松——毕业十年都要持续慢跑的马拉松。不管你在学校里是多么优秀的短跑选手、百米冲刺的高手和速跑名将,都没有用。毕业十年,甚至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比赛。正是在这种持之不懈的长跑中,你才能通过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印来展示你的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
“所以,以‘匠人’为目标,毕业这十年,就是通过慢跑、长跑来建立你的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的过程。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总想一飞冲天、一蹴而就,总不能明白确立‘成为匠人’的职业规划和发展目标,对于建立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的重要意义——以致毕业十年一回首,发现自己依然没有建立。
“非但毕业十年,甚至可能到死那一天,我们仍然发现,自己还在‘于千万人之中成为匠人’的长跑路上,一点一滴地建立自己的社会价值感和存在感。何谓‘巨匠’?大师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着成为‘巨匠’,何况我们……
“只有于千万人之中,成为匠人,我们才可能谈及超级毕业生第三堂速成课中第二条应该坚守的基本原则:于千万人之中,成为‘大宗师’:宗者,为天地万物之宗也;师者,为天地万物所效法也;大宗师,宗大道为师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