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度百科中搜索“知识”,得到的概念是:知识是人类的认识成果。
这么说的话,那从小到大,我看到的、认识到的东西都可以是知识,但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却颠覆了我对知识的理解。
知识是什么?
那些能够改变你行为的信息。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多数人看了许多书,看了许多文章,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他们是在被动地接受信息,左耳进,又脑出,不能对你产生思考并做出行为改变,不是知识。
这让我想起了猫叔金句:不去做,然并卵。制定好了那么多计划,但不去行动,依然没有什么卵用。同样,知识也是一样。
但知识与知识并不是是一样的,有些知识更能够更好地改变我们的行为。
上高中时,三大牛顿定律贯穿着整个物理学,数学公式是做数学题的基础。
什么是临界知识?
像牛顿定律,这些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就是临界知识。
讲到这里,相信你会思考我们到底掌握了那些知识与临界知识呢?知识杂乱,你需要来个知识管理:通过管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使我们的思考与行为发生改变。
提升认知深度,我们需要做到:第一,跳过问题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不局限于问题本身。第二,寻求答案时,再反思理由的可信度来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通过提升认知深度,由一个问题,思考触发多个问题,是不是和知识与临界知识相类似呢?又一个点找出相类似的点,进而再得出规律。可以说,认知深度,影响着临界知识。
总结一下,知识,就是那些能够改变你行为的信息;临界知识,建立在知识基础上,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知识管理,提升认知深度,找到更多临界知识。
今天的分享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