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迷

作者: 古霁月 | 来源:发表于2017-06-15 10:31 被阅读230次

如果你去过永安巷,那你一定见过老张。

坐公交到凤栖路站下车,往前走大约五十米,是个十字路口,过了这十字路口,再往前走三十米,往右一拐,这,就是永安巷了。永安巷的巷口,有一个脚蹬三轮车,车上放了一块大板子,板子上面整整齐齐地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三轮车旁边,有个小小的靠背椅,椅子上坐了个人,这就是老张。

老张很瘦,穿一件洗得发黄的白衬衫,一条牛仔裤,洗的很干净。戴着黄框的老式眼镜,手腕上是一条老式手表,头发梳的一丝不苟。打眼一看,就是一个旧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老张很高,足有一米八,那个凳子有些小,看起来他坐的有些吃力,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看书。

老张看起书来,那叫一个着了迷。用这附近街坊邻居的话说,“老张看书的时候,你就是在他耳朵旁边放鞭炮他也是听不见的”。当然,这话是含有夸张成分的。因为据我所知,老张目前主要的营生还是卖书,他若想要卖出去书,别人跟他说话他自然是不能不理的。即使别人打断了他看书,却又没有买他的书,他顶多多看一眼那人的后脑勺,又埋头去看他的书。

因着租房子的事,多跑了几趟永安巷,看见老张的第一眼,我就觉得他一定是个有故事的人,第一次只是路过匆匆一瞥,他在看《牡丹亭》,这么大年纪了还看爱情;第二次忍不住多驻足了一会,发现他在看《林彪传奇》,我就想起我小时候,爷爷也最爱看这本书,也老喜欢给我们讲林彪的故事,于是就上前和老张攀谈。

老张讲起话来语速很慢,有种古时候说书人的感觉,你得耐着性子听。我问他在这卖书多久了,老张慢吞吞的开口:“少不得,十来年了”。那你每天都在什么时候看书?我又问,“除了吃饭,睡觉,剩下的时间大抵上都在看,除了有时候啊,我得去外面进一些书回来”。好家伙,那不就是读过的书比我知道的书都多的去了。之后,买了一本《警世通言》就离开了书摊,老张又低下头继续看他的书。

老张的书都是从一个盗版商那里进来的,成本低,卖的价钱也便宜。从书的种类来看有孔孟之流的国学传奇,《儒林外史》之类的通俗小说,近现代小说,还有一些现下比较畅销的名人传记。在这里买书的,都是周围懒得跑书店的人,还有一些过路的,有时候清洁工也会从这里买两本书去看。而一本《红楼梦》,他不过才卖15块钱。

永安巷大都住着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部分是以前单位给分的房,一部分是自己的民房,剩下还有一部分,那就是年轻的租客们。巷子不算宽,所以相对安静;巷子也不窄,挤一挤能容个两辆车并驾通过。巷子里至今还有一课躲过了所有拆迁的大榕树,无论何时,巷子里和巷子口都满满当当的坐着一些人。一部分晒太阳,一部分为纳凉。

从永安巷走一遭,你就会知道这个小巷子挺热闹,有下棋的,有打麻将的,当然最多的,当属闲聊的了。也就是在这些人的闲聊里,我大概了解了老张的故事。

故事的起因是这样,大榕树边围了一群人在闲聊,为了融入他们故意蹲在两个人中间,装作不经意的问了句:这老张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五大三粗的老汉大声说:“老张这个人啊,不提也罢”。他刚说完,旁边一个老头接着说:“话可不能这么说,老张这个人啊,有大智慧”。我一听,有戏,于是喜滋滋的准备洗耳恭听。

话说老张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母亲都是大学老师,他小的时候,正好赶上文化大革命,父母皆被打成了右派,在那样的大环境里终是没有撑住,就剩了老张一个人。可他还是没能逃脱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命运,那些寂寞的日日夜夜,既要承受双亲都不在了这个事实,还要忍受除了红宝书外再也没有任何读物的孤独。

可是,老张还是挺下来了,他不但挺下来了,还在高考恢复的时候一举考上了大学。老张年轻时候又高又帅,斯斯文文的,很招女孩子喜欢,他却选择了其貌不扬,但在他最黑暗时期一直陪在他身边的同乡知青小沈,至于这小沈叫什么名字,没有人能说得清。

大学毕业之后去了某厅级领导的办公室,做一些文书工作,可是老张受不了里面尔虞我诈的氛围,受不了一个办公室的人表面对你笑背后又怎么说你,于是在此期间,他开始写作并给一些报社杂志社投稿,结果真有几篇中了,还获得了不菲的稿费。老张觉得自己找到了想为之毕生奋斗的事业,于是跟妻子商量着想要辞职,专职写作。

但是小沈不同意,因为他目前的这份工作收入稳定,而她没有工作,如果辞职,那他们一家就没有了生活来源,此时,他们的儿子已经五岁了。于是老张就暂时没有辞职,得过且过的在单位混着日子。可惜好景不长,三年后小沈病重,用尽各种办法后来还是不治,只留下儿子和他两个人。

老张没有再娶,没过多久,他便辞职了。一边照顾儿子,一边专心写作,也不知是时隔太久还是别的什么问题,寄出去的稿子竟真的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他始终不死心,就这样过了两年,家里就真的入不敷出了。于是为了儿子,他又不得不去做别的工作,那几年,他做过翻译,当过小学教师,最惨的时候,去工地给人搬砖,累了一身毛病。

直到儿子上了大学,他才稍稍松懈下来,于是就做起了这卖书的营生,一个三轮车,就是他最宝贵的家当。日子清贫,倒也过得去。这一干那,就是十年,不知接下来还有多少年。而老张,早已成为永安巷最具代表性的一道风景线,即使,他是那么的不善言辞。

人常说,难得糊涂。可这世上的芸芸众生,大部分都是在稀里糊涂的活着,日子往前走一天是一天。佛家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里面的每一条,老张似乎都跳脱出来了。我倒觉得老张活得挺清醒,至少比很多人都要活得通透的多。余生与书为伴,也好过草草度日百倍。

我的房子没有租成,最后那一次经过老张,他旁边蹲了个小孩在看《西游记》,而我忘了拍张照片留个纪念。

如果你去永安巷,那你一定见得到老张。

相关文章

  • 书迷还是证书迷?

    读书笔记这一周评奖结果出来了。分一二三等奖和参与奖,虽然学校发的荣誉证书,含金量不怎么高,但是人们还是趋之若鹜。 ...

  • 书迷

    一本书经过作者的写作,编辑的提炼,设计师的表达,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作为回应,我们该多多感知与书籍的相会,读书时...

  • 书迷

    如果你去过永安巷,那你一定见过老张。 坐公交到凤栖路站下车,往前走大约五十米,是个十字路口,过了这十字路口,再往前...

  • 书迷

    一天早晨,妈妈做好香喷喷的饭菜,准备吃饭。 爸爸来到餐桌前指着对面问妈妈,小明去哪里了,怎么没来吃...

  • 书迷

    针对大宝对看书的沉迷,我半喜半忧,一直想不到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让她能合理分配时间,又如何能让她更自觉地保护好自己的眼睛。

  • 书迷

    书迷经常看书入迷,经常手捧书,眼不离书。书迷看书狼吞虎咽,一目五行、十行。 妈妈带着书迷去外公家,路上经过图书馆,...

  • 《第三种爱情》

    书迷,看了电影

  • 小书迷

    我的一个朋友,他特别喜欢看书,喜欢到什么程度了呢?有时候叫他吃饭,半天没有人回答,进他房间一看,只见他坐在...

  • 小书迷

    小明是个小书迷,天天离不开书本。 早晨,小明捧着一本心爱的书,他边走边看,前面有一根柱子,他差点撞上柱子都不知...

  • 简书迷

    万事半年倾, 青松百态迎。 日续家常话, 夜赖简书迷。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书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tdy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