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婺源由来已久,朋友们一拨一拨地去,一拨一拨地回,诉说着婺源的种种。我没去过,但心中已有了婺源的样子。婺源在我心中是宁静的,遗世的。
三月,微风,淡淡的,软软的,有花香在空气中弥漫。坐一辆大巴,约几位朋友,结伴去婺源寻梦!
初见婺源的一刻,有几秒钟的惊讶。不曾想到,这个被朋友一再描述的地方真的这么遗世,这么幽静。一脚踏进婺源,仿佛走进了一个世外桃源。青山、绿水、蓝天、屋舍、小桥、流水,眼眸所及,处处是景。那些错落有致的古民居依山傍水,远远看去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犹如一幅天人合一的绝美画卷,透着一股古朴而悠远的气息。很久没遇见这么有感觉的古村落了,身临其境真有种不知此身在何处的感觉。
游婺源的第一站是思溪延村。我们一行人随导游四处游荡。春天的思溪延村是绚丽的,绚烂的色彩掠夺着我的视线,油菜花、桃花、梨花,以及那些不知名的花,层层叠叠、簇簇丛丛,在不远处的田野上竞相怒放。亲近大自然是人类的天性,同伴们手拿相机,用光影定格了婺源的春天。
随后,我们走进古村落。这是一个耐看、耐读的古村落,至今还保存的一百三十六幢明清古建筑。白墙黑瓦,清一色的马头墙,门楣庭院上雕刻着各种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穿梭其中,有深深的幽暗,那明明暗暗中让人想着几百年前那些穿着丝绸,空怀等待的女子是怎样的幽怨和寂寞。她们的情怀、她们的企盼,怎么也飞不出那高高的院墙。还有那些旧家具,空落落地放置着,有经年不散的气息。隔了这么多年,它们似乎仍能抖出岁月的尘霜。出院落,沿幽远深邃的古街小巷漫步,两旁斑驳不一的沧桑墙体,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什么。每一个宅院似乎都有一些故事,如果不是行程太过匆匆,真想安静地坐下来聆听片刻。
李坑是婺源最有特色的地方,虽然去的时候是黄昏,太阳刚刚下山,但日落前的那一刻很是宁静祥和,尤其适合彰显徽派建筑之精髓。我们从村头的樟树底下进入,这里是被称为李坑村的“水口”。婺源人把村口称为“水口”,原因是这里的村落全是依山傍水而建,水从这里流出村子。所以一进村,就能看到清亮亮的溪水穿村而过。我本以为这样的风情只在江南小镇才可以看到,未承想在李坑再度邂逅。沿着弯曲的石板巷,看到很多游人站在沟通两岸的溪桥之上张望来往船只,赏两岸风情。那份悠闲也只有在李坑才能感受得到。行走间,突然看到一家专卖蜡染的小店,里面挂着各种各样图案的蜡染衣服,便拐进去,趣味盎然地购起蓝印花布。有人说,李坑的亮点就是这一弯碧水,我不以为然。那傍水而建的徽派民居,各具特色的石拱桥,苍翠飘逸的垂柳,同样鲜活而生动。
其实在婺源随便一处都是景,一棵古树,一株老藤,一堵残墙,一眼深井,一位老人,一处民居……无不风姿独特。我难以用更多的词去描绘,徜徉其中,慢慢地、慢慢地去体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