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姨在这片居民小区的临街街面,开了一家小店,经营很多年了。
小丫也在这片居民区活动,时间一长,自然面熟了,兰姨面相和善,所以,小Y不赶时间的时候,跟兰姨会拉拉家常。
开始的时候,兰姨也只聊她的生意,有时候生意清淡呀;什么时候开始,店铺又涨租金了呀等,对别的人事一般不会多讲,兰姨很和善,但也是一位心思很细密的人。
小Y偶尔购物,买她店里的产品,那时候,兰姨还不知道,小Y在卖保险。
后来,她知道了小丫从事的行业,就讲了她自己身边的一些人事。
她说她侄子被人拉进了XX公司,已经干了两个多月了,她这几天才知道这事, 打电话给她侄子,要他马上办理了辞职手续,后来,兰姨的侄子照兰姨的建议,已经从那家公司出来了。
兰姨说:以她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她侄子在那家公司,在那个行业玩不转的,早点出来,是比较合适,比较明智的选择。
兰姨说这事的时候,小丫就想起了:楼下那家做烟酒批发的老板娘,几年前说过的话,那老板娘说:她侄子进了XX公司卖保险,六个月亏损三万多,那时候,小丫还不相信,那些公司,把前景描绘得那么好,怎么可能会亏损呢?
五年后,小Y相信了,因为小丫看到,有人干那个行业的亏损,是那烟酒店老板娘侄子的好几倍。
几年后,那个XX快递的小哥说:他有十几个同学卖过保险,全部是亏了钱出来的。
几年后,那家打印图文店的老板娘说:她一最好的闺蜜,她同学,卖保险卖得哭,她脱不了情面,给了她一个面子,在她那买了一份保险,但她同学还是没有在那家公司,熬过两年,现在早就出来了。出来再正常不过,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平均职业寿命也就是两年。
小丫知道那些情况,是基本属实的,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踩过的路,深深浅浅,自己当然知晓。
但小Y也知道,他们都属于那垫底的百分之八十的人,百分之二十的人,则完全是另一翻景像了。
那百分之二十的人,自己不也都是在说嘛:“在底层,好比一栋楼的二三层,看到的全都是垃圾,但如果你位居二三十层,你看到的就不是垃圾,而是风景,境界不一样。”
但他们忘了:境界都是二三层的人,一点一滴堆砌起来的,聚沙成塔,水能托舟,平凡人成就了伟大,这并不矛盾。
要不,底下没人搬砖了,底下没人运送垃圾了,难道所有人,站在高处空看,就不怕楼塌吗?
小丫想多了,事实上,楼根本不会塌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罢了。
老老实实搬砖,爱岗敬业,为自己,也为人民服务,这才是一个新时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信仰。
那天,兰姨跟小丫说:她嫂子,以前也在一家XX公司卖过保险,她嫂子给她自己家里人全部买了,然后兰姨也在她那买了一份保险,后来,她嫂子只干了一年,就被淘汰出局了。
兰姨买的那份保单,她一直交费,连续交了八年,后来,她买房子,要装修,钱不够用,就在第八年的时候,她把那份保单退了,还是亏了三千多元。
兰姨说:“这个保险是高净值人群玩的,一般的老百姓折腾不起。”
但兰姨不知道的是:她交的保费,其实,是可以以保单借款的形式,按保单现金价值贷款出来的,一段时间以后,再还进去就是,公司会收点利息。
兰姨也不知道:市场环境在不断变化,公司的产品也是在经常调整的,现在市面上的产品的保障,基本已经可以覆盖到,普通老百姓的需求了。
与时俱进,才是科学的生活方式。
但是,这一行,直接与钱相关,同时要面对各色人等,也确实不是谁都能,一干就能干一辈子的行业。有考核,不达标自然是要出局的,这个XX公司在YY之间的运作,就相当于企业重组和兼并,弱肉强食是丛林法则中的基本生存之道。
小丫摸索了好几年,才整明白,心里不犯迷糊 。
《未完待续》

简书首发!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