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描述的这三个人,随着时间的流失,他们似乎消失在历史长河里了,其实,细细想来,他们不仅不曾远去,还无处不在。
排名第三:孔乙己。
孔乙己在鲁迅的那篇文章结尾大概是死去了。孔乙己是一个可怜的人,可他并没有得到那个时代的同情,他死去了,店家惦记的不过是他还欠着酒钱。
他排出19枚铜钱付账的样子,我还记得。他的名言,你一定还有印象“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孔乙己的内心究竟是怎样的,他是一个读书人,可是文化知识带给他的财富却连酒钱都付不起。他生活潦倒,衣食住行都极大的困难,他还被打断了腿,孤苦伶仃,不知道最后死在哪里了。
他看到小孩子还是乐观的,给孩子们分茴香豆,告诉他们茴字有几种写法。他用一点文化知识麻醉自己,那个社会没有他的出路,并非他特别懒惰,那个社会对他没有同情,他自己用乐观维持下去,最终,还是没有活下来。
以现在的社会眼光来看,他最大的失败是没有意识到,他首先要解决生存问题,利用自己的长处,积累财富,让自己过得更体面一些,那时候,他的文化知识,会为他增辉。不然,你自己生活都是困难,很难赢的周围人的尊重,这样的孔乙己,其实仍然活着我们现在的世界。这个世界,依然有冷酷,你先努力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别人的同情是吃不饱饭的,你自己打理好自己,你的才能终会闪光。
君不见,那些耀眼的,取得成功的人,随便说一句粗话,也是富含哲理的。你的饱读诗书,如果连温饱都没有解决,是很难有人会听你说什么的。这就是孔乙己带给我们的启示。
排名第二:阿Q
余下精彩,请关注公众号你那么美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