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姗姗 中原焦点团队 坚持分享第1209天 《踢猫效应》
“人与人之间学会恨和残忍是如此容易,而传播爱竟然是这样艰难。”——作家野夫 《残忍教育》
一位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司机赶紧避让,却把路边的孩子撞伤了。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
踢猫效应描绘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的传染,是指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人的不满情绪和糟糕心情,一般会沿着等级和强弱组成的社会关系链条依次传递。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无处发泄的最弱小的那一个元素,则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每个人都有情绪,每种情绪都不一样。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有一个著名的情绪ABC理: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看法和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他认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的间接原因,引起C的直接原因是个体对诱发性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也就是说,你的情绪和行为是由你的信念决定的,错误的认知和信念,会将负面情绪一层层累积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