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着急的出门,知道出门要坐车,不拿每天都要玩的滑板车,我夸了他。
到了公园,一路很兴奋。看到一座假山,爬上爬下,我心中很担忧,心中的弦一直绷着,但我还是装作没事的样子,鼓励他慢慢的学着别的小朋友爬。
小朋友太多了,宝贝牵着我的手,嘻嘻哈哈,要和小姐姐一起在假山上拍照,但是姐姐不愿意,发脾气丢掉了手上的花……
有一个山洞,宝贝看着别人进去又出来,也想参与,但是不敢,怕黑。
我牵着他走了几步,觉得他不太紧张了,问他可以前进一步行不行,他觉得可以,如果不可以我就退回来。
这样,我们慢慢的来回,半个小时候,克服了恐惧,进去山洞又出来很激动。但是也玩了几分钟就不想玩了,想要我抱抱他,我觉得宝贝情绪有点疲惫,毕竟克服恐惧也是损耗了一定的精力的。
没多久,我们去上厕所的路上,有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随地小便,被妈妈教训。一直说,怎么能随地大小便呢,别人笑话你,不知道丑吗?
我由此想到,我们教育孩子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可我们做的却是相反的。比如,你随地小便,别人都会笑你的,男子汉怎么随便哭呢,别人会笑话你的。
这就是在提醒孩子要在意别人的眼光,为别人而活,不是从自身出发。
我咽下了:你看别的小朋友走那么快,你慢吞吞的像蜗牛啊。
而是对宝贝说,我们目的是去厕所,再玩5分钟就去。他答应了,5分钟后,没有东张西望,没有走走停停,和我安安静静的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