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别了,南京

别了,南京

作者: 小城旧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19-07-09 09:07 被阅读0次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 体贴,便不同了。     

                                                                                             ——朱自清《南京》

斑驳的城墙,坑坑洼洼的弹孔,见证了南京的忧伤,环绕城墙的浆声灯影的秦淮河,垂柳依依,我看望着城墙上的点点青苔,仿佛进入时光隧道,曾经的衰败与不堪缓缓浮现在眼前。

每每忆起南京,想到的不是中山陵,总统府,雨花台,明故宫.......而是那每条路上遮天蔽日的梧桐。也许是因为记忆太多久远,梧桐在心里的记忆变得浅谈,留下的是那个来自梧桐的温暖的故事,只因宋美龄的一句喜欢,蒋介石便在整个南京都种上了法国梧桐,只为讨她欢心。一年四季,春去秋来,梧桐经过时间的洗礼已经有了属于文人的艺术气质,带着浪漫的气息,就像会在南京因梧桐邂逅爱情。

画舫悠悠入秦淮,金陵往事似梦来,秦淮河的南京城内河段便是著名的“十里秦淮”,“六朝金粉”的地方,其两岸的优美风景更是体现了金陵古城的古老风貌。朱自清在《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里提到“秦淮河里的船,比北京万生园,颐和园的船好,比西湖的船好,比扬州瘦西湖的船也好。这几处的船不是觉得笨,就是觉得简陋,局促;都不能引起乘客们的情韵,如秦淮河的船一样。”古金陵,古秦淮,南京的名胜虽也壮观,但却不抵秦淮河的柔情。“秦淮”二字,早已超越了地名的束缚,成为记忆深处古雅旧致的一个符号。

南京也有一段我们不可以忘记的历史,当一个国家在苟延残喘的时候,它的子民只能是战战兢兢,在那个没有歌舞升平,没有万家灯火,只有万分苦难的时间,南京死亡的人数高达30万余人。黑暗和绝望笼罩了整个南京。在七十年的历史冲淡了那片黑暗,被成片的梧桐树所掩埋。我不敢去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摸着馆外的墙壁,仿佛听见了那撕心裂肺的绝望,没有墓地,没有花圈,这些没有名字的灵魂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河流而湮灭。

南京是一个最有文化的城市,一路大小书店不必各色时装店铺落寞,是历史成就了南京先天的底蕴。这里虽然没有北京的忙碌,成都的悠闲,但南京的宁静宽容是我所羡慕的,尽管这个城市有着历史的寂寥,有诸多不如意,但我可以感受到每个生命背后的真诚,也许正是因为历史的沧桑,才显的南京的平心静气格外珍贵。

 烟笼六朝金陵

 灯影一线秦淮

 青苔亘墙今安在

 月醉歌台徘徊

                                  ——西江月·南京

相关文章

  • 别了,南京

    此刻我坐在玄武湖边,温柔的冷风吹过湖面,吹向我,抚摸冰冷的脸颊,看着水波一圈圈荡漾蕴开向四方,波光粼粼,水中倒应出...

  • 别了,南京!

    2008年9月1号,大家开学的日子,我和大学室友相约出去“闯荡”来到了南京,这一晃,11年过去了。 ...

  • 别了,南京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

  • 离家的少年,回家了

    再过三个夜晚 我即将离开南京这座城 回到苏州常熟 似乎没有很多留念 只不过那天送别了老师 别了Web班、别了906...

  • 江南行

    (八)南京小记 1.太湖一瞥 别了杭州去南京。途经太湖,惊鸿一瞥,太湖烟波浩渺,芦荻丛簇,远处水鸟翩飞。虽无缘去赏...

  • 怪我不够笑容,不懂跟风沟通。

    后来我开始经常问自己,为什么要来南京? 那时候南京的天气已经逐渐告别了难以忍受的热,雨水落下来甚至有些冷清,偶尔的...

  • 金陵幻梦

    提及中国历史,有几个城市是绕不开的,南京必是其中之一。去年此时,我告别了生活了四年的南京来到北京,作为中国仅有的两...

  • 南京游记

    告别了魔都,沿着京甫铁路,来到有着六朝古都美誉的南京,开启一段全新的旅程。 从南京站一出,便随手来了份地图,对我而...

  • 别了,别了

    风在耳边急啸,眼前一阵红光炸开。 刚才的速度是无法超越光速的,可时间却不知怎的就像爱因斯坦理论当中...

  • 别了,别了。

    上一篇小说写于二月。有一段时间一直在怀疑,自己写的所谓的小说究竟有没有资格被称为小说。老话讲,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别了,南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udtk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