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疫情确诊数报出最多的,一天新增14000多,这些每天的数据,报出来,一天天希望尽快控制,尽快消灭掉。时间拖得越久,大家打疲惫战,就越累,损失越大。
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出自上海的一位家长:
我的国家病了,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只让孩子安心读书。
其中,有一些经典语句,值得父母、孩子反思,特此摘录下来。
如何让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鲁迅先生说:救救孩子。教育教育孩子就是救救孩子,救救孩子就是救救未来,救救未来就是救救我们自己。
那些数字,那些故事,那些人物,那些精神,那些教训,那些反思,不能只出现在多年以后的历史课本里,要求孩子的孩子获得似是而非的经验。
那些真实的一切,应该让孩子们知道,明白。一张安静的书桌来之不易,不能只安放没有思想的头颅,孩子们不是局外人,现在不是,未来更不是。
西南联大校长蒋梦麟说:“强国之道,不在强兵,而在强民。强民之道,惟在养成健全之个人,创造进化的社会”,大风起自青萍之末,未来成败即在此刻的旦夕之间,健全的个人不能只有知识。知识是有用的,只有知识就没多大用了。
我不建议这个时候只让孩子安心读书,哪怕是高三即将高考的孩子。孩子们需要和他们的时代同频共振,求学是起点不是终点。真正属于他们的未来,需要的是他们建立在人格之上的本领。
知识和本领是力量,良知和人格是方向。
教育者们,家长朋友们,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家国情怀课,告诉他们,我们与未来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敬畏自然课,告诉他们,我们与灾难的关系;让我们给孩子们上一节个人素质课,告诉他们,我们与自己的关系。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
愿我们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
看着这样的文章,又想起“无问西东”电影中的经典台词“缺的是从自己心底里给出的,真心、正义、无畏和同情。”是啊,越是活着,越是成年人,越需要问问自己,初在何在?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从一开始,从孩子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开始,即告诉孩子,成才与成人,责任与担当,理想与奋进,正义与无畏,这些品德永远要牢记,要践行。也许,我们的孩子,在成为祖国希望成为的样子的路上,会多一些勇往直前,而少一些跟风、盲从。
看着这样的文章,我也明白,为什么自己一直对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的兴趣,远高于工科、商科。也许,我正是要问问自己的真心、无畏。
思想、精神,是永恒不灭的财富,追逐的光,之梦,应该以这些作为基础,一半理想,一半现实。
加油、奋斗,每一位问自己内心,勇于担当、勇于逐梦的中国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