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从14岁到22岁之间6次考取秀才未中。在他23岁的时候第七次参加科举考试考才得了秀才。
他漫长的九年秀才考试生涯是他生命中的痛苦回忆,也是他自我教育之路。
艰难的科举过程塑造了曾国藩独特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崇尚笨拙。
他说,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就是说笨拙胜过机巧,踏踏实实的去做事情才靠得住。
他自认为他是一个笨人,并且笨人有下笨功夫的好处。
第一笨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能更需虚心,更愿意付出。
第二笨人从小受到的挫折比较多,抗击打能力就强,能屡败屡战,坚持到底。
第三笨人不懂取巧不走捷径,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
在同时代的左中棠李鸿章梁启超等人当中,曾国藩取得的成就最大,达到了立功立德立言这三不朽的境界,和他崇尚笨拙的精神有很大的关系。
就像我们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就需要进行有深度的学习,踏踏实实地掌握相关专业内容,绝对不可以投机取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