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事壹佰個100连载小说
每一首校园民谣,都写着你的故事|壹佰個FM Vol.14

每一首校园民谣,都写着你的故事|壹佰個FM Vol.14

作者: 壹佰個100 | 来源:发表于2018-09-27 16:56 被阅读12次

都说人随着年纪渐长,便便容易开始怀旧,时常怀念青春里一个个让心灵悸动的瞬间。

在那样的岁月里,每一天都会遇见新鲜的人儿,发生新鲜的故事,响起新鲜的歌曲。

校园民谣,一定是所有遇见的青春故事里,让所有人最无法淡忘的旋律,无论流年经久。

就像,在所有人事已非的风景里,我最喜欢你。

作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发轫,九十年代盛行,唱进最诗意青春时代的流行音乐,校园民谣对青年人的影响辐射,几乎覆盖了70后、80后与90后。

谁都无法对自己的青春往事淡若烟水,所以每一首校园民谣都装满了你的故事。

今天的壹佰個,就为您带来校园民谣的故事。

一起在歌声中穿越时代,回到那个意气风发,而又情愫暗生的青涩年代。

《一生有你》 李健的用青春告别的水木年华

“因为梦见你离开,我从哭泣中醒来,看夜风吹过窗台,你能否感受我的爱,等到老去那一天,你是否还在我身边。”

和着微风,李健诗意的声音柔软地飘扬。对于70、80年代的人来说,《一生有你》这首歌就像一个符号,染上了浓厚的青春色彩,每一个音符都藏着一个故事。

李健最开始的音乐之路称得上“一帆风顺”。他与卢庚茂组成“水木年华”组合,第一张唱片《一生有你》,几乎囊括了那一年所有音乐颁奖礼的新人奖,而该曲作为80后校园歌曲的经典代表,也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图片来自网络

随后,以组合名义发行的第二张专辑《青春正传》,让他们的人气更上一层楼。

就在大众以为华语乐坛即将迎来一个黄金组合时,李健作出了一个出人预料的决定:离开水木年华。

分歧在于创作方面,卢庚戌喜欢摇滚乐,李健更喜欢沉静一点的曲风。

李健退出水木年华的决定确是经过深思熟虑,他要去写他最愿意写的东西,即使没有商业市场,却只要满足内心。

图片来自网络

李健对自己的音乐是很有自信的。

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李健说:“尽管我离开水木年华之后,还没有一首歌属于自己,未来会怎么样也没有考虑过,但我知道,我要写我最愿意写的东西,它可能不一定是流行的,也可能是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但我只是愿意写我能写的这点东西。”

水木年华十五周年演唱会 回母校清华大学开专场

离开水木年华之后的一段时间,李健的音乐之路毫不意外地进入瓶颈期。在最窘迫的时候,他写了一首歌《暖》,没有更深层的含义,原因仅仅是北京的那个冬天太冷了。

直至8年后,王菲在春晚将《传奇》唱红,作为传奇的创作者,他才再一次被关注起来。李健说,如果没有王菲唱这个歌,他可能还需要再经历几年,但她这样的一唱,让他个人奋斗缩短了几年。

之后的故事,就是因为加入湖南卫视《歌手》,而让李健真正地走进大众视野。

图片来自网络

在那座舞台上,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个外表冷峻举止优雅的男人,喜欢安静地拨弄着吉他,用略带慵懒的嗓音,抚慰人心。

这是属于李健的神奇力量。或许,他永远都是那个唱着一生有你的少年,对音乐保持一颗永恒的赤子之心。

《同桌的你》 一次飞机失事带来的爱到永远

2003年,老狼参加了凤凰卫视《走进非洲》的拍摄。在候机厅时,老狼拿了一包苏打饼干,与一名抱小男孩的父亲挨在一起坐着。

可爱的小男孩轻拽他的衣角,伸手要饼干吃。他就把饼干全送给了他。当广播通知登机时,那个要饼干吃的小男孩及其父亲离开。

图片来自网络

因为一位同行人员迟到,老狼只好乘坐稍后的第二班飞机。正当他们抱怨着,同伴赶了过来,便开始登下一班机。

这时,刚刚升空的前一班飞机左侧引擎突然喷出一团火焰,几秒钟后,飞机在远处坠落,发出惊人的巨响,腾起漫天浓烟。

那位在候机厅里向老狼要饼干的小男孩,就在那架飞机上。

刚刚讨要饼干可爱模样恍惚还在眼前,生命却戛然而止。电光石火间,老狼意识到了生与死的距离竟是如此接近。

晚上,他看着满天星斗,一夜无眠。天际渐白,拿起电话,电话那头潘茜的声音让他忽然觉得心里很温暖,瞬间将留在他心中的恐惧抽离。

图片来自网络

老狼向潘茜讲述了这件事,顿了顿,问道:你愿意嫁给我吗?

潘茜同意了。

你可能并不知道老狼与潘茜的故事,但你一定听过这首歌,“明天你是否会想起,昨天你写的日记,明天你是否还惦记,曾经最爱哭的你。”

作为《同桌的你》的女主角,潘茜一直是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为了引起她的注意,老狼苦练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吉他,终于在学校的艺术节上边弹边唱了一曲齐秦的《狼》。

然而,老天却给老狼开了个玩笑。一直等到演出结束,他都没有看到潘茜。

老狼失落得都没有给观众敬礼,就跑回了后台,结果却在后台邂逅了潘茜。

爱情的种子就此发芽。临毕业的时候,他们就在那棵经常坐在下面聊天的树上刻下了四个字:“爱到永远”。

图片来自网络

老狼与潘茜经历过两次异地恋。

一次是在北京,老狼的学校在北京的西北,潘茜的学校在北京的东南。因为没有电话,两人常常去到对方的学校,却发现对方也恰好到了自己学校。

一次在南北半球,潘茜申请到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爱情的距离变成了东半球和西半球,他们只能在长长的电话线里,诉说彼此的思恋。

爱到永远。年少时写下的诺言没有变成一句戏言,帮潘茜盘起长发的人是老狼,而歌手的浪漫便是陪爱人,走到尽头。

《白衣飘飘的年代》因为顾城而青春无悔

这是一首关于词人高晓松,也关于诗人顾城的校园民谣。

1993年10月,顾城自杀。他的死就像一种象征,标志着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一代文艺青年的青春理想,似乎在听到噩耗的一刹那逝去。

高晓松就是其中一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是他写下的,纪念顾城组曲的第一首。写的是已经远去的、充满了理想、浪漫和才思的八十年代大学校园生活。

图为顾城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首歌之后,高晓松还写了《月亮》和《回声》,全都收录在专辑《青春无悔》中。他用一整个组曲悼念顾城,也悼念逝去的校园青春。

谈起那段创作时光,高晓松说,在得知顾城死的那天,他看报纸上整版只写了四个字——诗人死了。

“顾城是我最热爱的诗人,我觉得一个时代都结束了,我那一天就写了三首歌,组曲都是写给顾城的。

图片来自网络

我很少在写曲的时候澎湃到无节奏,《月亮》完全没有节奏,当时跟交响乐团合作,指挥也全即兴,这首歌完全是接了天的灵气,突破了条条框框,但你永远也回忆不了你是怎么写出来的。

我到现在也再没有出现一天写三首歌的事,也没有三首歌一起出现你都觉得很满意。那个时候应该是我掌握自己的情绪和音乐技术最平衡的时刻,现在我技术很好,但是术高艺低了。”

图片来自网络

高对于晓松笔下的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触动心灵的意像,但却又谁都无法准确描述出那个时代的确切模样。只记得那些书包里的诗集、校园里的诗社、还有女生们收集的,写满小诗的书签。

图片来自网络

那是个白衣胜雪的年代,四周充满才思和风情、彪悍和温暖。

那也是一个温静如水的年代,生命中流过如水一般的爱情。

半块橡皮、一本日记、一缕长发、一条发带,都散发着简单而清新的爱情味道。高晓松说,感伤是终身不愈的残疾。而爱情教会我们感伤。

于是在在无数个难以入眠的夜里,一首首如诗般悠扬轻盈通透的歌从琴弦上流过,点缀了单薄的青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一首校园民谣,都写着你的故事|壹佰個FM Vol.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ae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