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读书艺术之家
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

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

作者: 卢熙穆瓜 | 来源:发表于2022-04-11 18:29 被阅读0次

      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是与时代不可分割的。时代安定,则孔孟之道幸;时代动乱,则孔孟之道不幸。反之亦然。

      孔孟之道指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人物的儒家思想,其核心是“为政以德”“行仁政”,而这乱世之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时代安定,则孔孟之道幸。孟子认为君王应该“制民之产”,以保证人民的温饱,使其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社会上人人推广自己的善意。经过六十余年的休养生息,汉武帝在位时,汉朝国力强盛、社会安定,人民有能使其维持生计的产业。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便得以推广,此为孔孟之道之幸。

      孔孟之道幸,则社会安定。孔孟之道为人们描绘了理想生活的蓝图:“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只有社会安定,孔孟之道幸,人们才会追求这样的理想世界。孔孟之道在社会成为主流思想之时,君王推行仁政,与民同乐。这也体现了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满足,没有以利益为目的的战乱,社会安定。

    然而天下局势向来复杂,动乱与安定交织。

      社会动乱则,孔孟之道不幸。东周后期,礼崩乐坏,诸侯之间相互征伐,常年的征兵与战乱导致大量田地无人耕种,百姓流离失所,连最基本的温饱都难以解决,更何况“制民之产”以推行仁政呢?是故,孔孟虽踏便天下进行游说,但其主张仍得不到采纳,此为孔孟之道之不幸。

      孔孟之道不幸,则社会动乱。儒家思想提倡君王对百姓进行教化,从而使孝悌的理念扎根在人们的心中。社会上盛行“推恩”之风,达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如若孔孟之道不幸,即使国家再富有,社会也会动乱不安。如现在某些西方国家,虽然建立了孔子学院,但没有从根本上践行孔孟之道。哪怕其军事实力强大,百姓却买不起面包,枪击、暴力事件频繁发生。这正是因为其国民丧失了恻隐之心。这既是孔孟之道的不幸,也是霸权国家的悲哀。

      孔孟之道既反映社会,也影响着时代的发展。

孔孟之道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大的作用。中国人血脉里流淌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礼义廉”使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和独特的气质;中国共产党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诺言,便是民本思想的外在体现;“黎民不饥不寒,老者衣帛食肉”的理想,随着全面小康的实现已经成为现实。而中华儿女也必将沿着先贤思想之光所明示的方向不断前进。

相关文章

  • 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

    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是与时代不可分割的。时代安定,则孔孟之道幸;时代动乱,则孔孟之道不幸。反之亦然。 ...

  • 2020-11-23

    幸与不幸都有尽头

  • 幸与不幸

    突然想到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同样的,我觉得,幸福的人也是一样的,而不幸的人却各有...

  • 幸与不幸

    一只很大的蜘蛛网挂在房檐下面。 这是刚刚织好的蛛网,轻盈晶亮,很是美丽。 但对于刚刚不小心撞上来的飞蛾姑娘可就不是...

  • 幸与不幸

    深夜 蚊子闭着眼找路 无意间钻进了这样一方天地 风有一点大 但血足足地淌着 他哼着曲儿庆祝新生 并为了爱与和平祝祷...

  • 幸与不幸

    《幸与不幸》 作者:三足鼎立之格局 幸与不幸,始终是缠绕在一起的。幸福中夹杂着不幸,不幸中又带着幸福。正所谓,祸...

  • 幸与不幸

    人生百态,有幸运的,也有不幸的,有时候很庆幸自己属于两者中间的普通人,平平淡淡地读书,工作,陪家人。 看到南京女童...

  • 幸与不幸

    一个女人,她找了个非常“靠谱”的老公,他顾家,而且把她当女儿一样宠着。虽然男人家里一贫如洗,可是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

  • 幸与不幸

    “不幸”问“幸福”道: “你住在什么地方呀?” 它回答道:“在那思考者的脑海里。”

  • 幸与不幸

    最近,老家邻居李哥在城里买房了,我由衷地替他高兴!可在十年前,李哥一家遭遇不幸,险些家破人亡。 事情源于李哥的儿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孔孟之道的幸与不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cb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