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工作生活教育想法
不上名校的人生同样出彩

不上名校的人生同样出彩

作者: 荷塘花开 | 来源:发表于2019-07-02 10:34 被阅读0次

高考季,刷屏的不仅有高考状元还有状元后面的父母。对于孩子还没有或是即将要参加高考的父母来讲,怎么样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那样一般优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经久不衰。

不少蹭着高考状元热点的鸡汤文在宣扬着:你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首先为人父母的你要做成别人家的父母,因为“最好的教育,是拼爹”。

有媒体采访了全国68个高考状元,发现状元多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来自于家教极好,家境殷实,有素质修养的家庭。

换一种方式说,就是“寒门难出贵子”。然而,中国13亿人口,毕竟大部分家庭离殷实的小康之家还是有点距离的,而现在培养一个孩子的花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讲,似乎还是一个在解决温饱之后的难题。

为了培养孩子个人素质,琴棋书画无所不能;为了开拓孩子的视野,七大洲五大洋游了个遍;为了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家教外教一齐上。所有一切,无疑都是建立在“钱、钱、钱”的基础上。

孩子在父母殷实的经济基础上走进了清华、北大。

每年,除了那么屈指可数的各省市、地县级的状元走进清华,北大,其他人也只能望洋兴叹,不是我不够努力而是我“没那么好的爹可拼”,真的是读一所好大学必须要“拼爹”吗?

看着那么多鸡汤文,我有些愕然。

“拼爹的人生,才能开挂”,这是一种浮躁极了的风气。我不否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成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不是充要条件。

社会分工三六九等,人的出生每个人都是无法选择。

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里成长是我们的命,什么人投的什么命,有些东西,你可以不服但你不得不接受,唯一改变自己命运还是通过自己。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老师问同学长大了要干什么。很多同学回答,做农民。

而我说,做工人。

为了做工人,我和母亲一次次的抗争,除了读书,其他免谈。

那些做农民的同学,当年家境比我家好,父母比我父母开明。

三十年后,我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顺应了自己的命运,做农民。

一个亲戚和我同年高考,落榜,复读再考,亦落榜。后来,嫁人结婚生子,在家里包了几十亩地种玉米,一年能产几十万斤,通过自己辛勤劳动发家致富,小日子过得富足、踏实。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做了工人的我、做了农民的小学同学和亲戚,已经不能用简单的“成功”和“失败”的观念来评判我们各自的人生。

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教会一个人如何生活。人,这一辈子,说长也短,短短几十年的人生不一定要“居庙堂之高”才算是圆满的人生、不一定要腰缠万贯才是精彩的人生,而我们更多的人则是“处江湖之远”过着平平淡淡的人生。

寻一份“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的怡然;看一看“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的欣然;闻一闻“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的悠然。

用时髦一点的话来讲,就是各自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不同的。

休假回老家,父亲每次送走我们面对空荡荡的的房子总是念叨:早知道就不供你们姐妹仨上大学。如今我们如愿以偿地活成父母所期望的样子,可父母却面临着老年空巢,靠着回忆和期盼孤独度日。期盼着每一个节假日儿孙满堂,共享天伦,却抵不住每一次离别时的伤感和落寞,只能转过身暗自摔一把眼泪,再转过头强颜欢笑和我们道别。

做儿女的我们面对此情此景,除了自责和愧疚,并没有一丝丝的成就感。

孩子,我希望你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工程师,可以是演员,可以是流浪汉,但你必须是个理想主义者。

              ——余光中

为什么非得要自己的孩子做成别人家孩子的样子,因为我也成不了别人家父母的样子。

甘于平凡,乐于平淡,理想之光依然不灭就好。

没有强健的体魄和雄厚的资金攀登不了珠穆朗玛峰,但可以去登泰山;感受不了珠穆朗玛峰遥望世界的壮观却可以领略“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开阔。

考不上清华、北大,做不了状元,考个二本有考公务员的资格也不错,读个专科打个工,还有快递小哥、送外卖的姑娘、种田的研究生.....即使读书读到博士后,最后还不是都要回归生活。

生活里你足够努力和认真的样子,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就是值得尊敬的样子。

相关文章

  • 不上名校的人生同样出彩

    高考季,刷屏的不仅有高考状元还有状元后面的父母。对于孩子还没有或是即将要参加高考的父母来讲,怎么样才能把自己家的孩...

  • 孩子上名校一定能出彩吗

    又到开学季,又出现择校热。 许多家长明明不具备到县城借读的条件,有些孩子明明到县城读书也没有明显进...

  • 一样的风景,不一样的人

    能在独处与群居活得同样精准精神的人,能把平凡平淡的日子活成出色出彩的人,都是同样难能可贵的人! 过年如过关,放假不...

  • 名校同样需要担当

    每一所名校都是勇于担当的改革者与全校师生因校制宜创新发展的结果,“学我者生,似我者死”,名校之“名”,是被大家关注...

  • 第三周感思

    一 投资用杠杆才能加快致富,人生同样使用杠杆才能快速进步。人生杠杆有:名校、名企、前人的智慧、效率的提高、高效团队...

  • “非名校不上”背后的原因

    每年为什么那么多学子拼死都要上一个一本甚至名校?为什么那么多人不愿将就上个普通的二本?这背后的原因我们需要反思。 ...

  • 每个人都一定要上名校吗?

    我相信有些人只要努力是真的可以上名校的,但是同样有些人即使非常努力狠狠的折磨自己也很难上名校,有些事情不是适合每一...

  • 有多少人过着“二手生活”

    你有多久没有问过自己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了? 有多少人去追求同样的名校,上同样的补习班,选择同样的专业,只为了拿更...

  • 不谄媚,人生同样精彩

    “我们只是一群在曲意逢迎的世界里,刚好选择了做自己的人。” 01 我们法学院院长,一位十分和蔼可亲的...

  • 出彩人生

    上个月中旬,在北京昌平听了一堂李胜杰老师的课,是唤醒内在天才的秘密。当时感触挺深,发现了自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上名校的人生同样出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cn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