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某一领域能够有所成就,就一定是从对那件事感兴趣开始的。
这个理论几乎成了一个常识。由此我想到了让我自己及大部分初涉写作的人都极为困惑的问题:写作方向该怎么定?
写了近百万字以后,我开始意识到:看自己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想写的是什么?
我逐渐意识到:自己最喜欢读的是文质兼美,思想深沉的散文,而这也成了我最想创作的东西。
好散文究竟是怎样的?如何才能写出好散文?对待这个问题我是极为认真的。我想去挑战用心并用接下来的人生持续做一件感兴趣的事是怎样的体验,又会有怎样的收获,以及会给自己带来怎样的成长。
当我遇到了梁衡老先生的这本集结了他五十多年散文创作历程及心得的《我的阅读与写作》时候,仅仅才读了几个章节,我就像一棵急需成长的嫩芽吸收到了阳光雨露般酣畅,也像一个迷途的羔羊遇到了指路人般的惊喜。
在说这本书之前,先简要概括他的文章带给我的阅读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让他的散文充满了音韵和意境的美;作为《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人大博士生导师、人教版中小学教材总顾问等等,他的多方面成就让他的散文气势恢宏,视野开阔,思想深沉;读他的文章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一股正气和能量在胸中激荡,碰撞。
基于此,我买来了他的全部作品,正在阅读的便是这本《我的阅读与写作》,即便还没有读完,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的阅读体验给写下来。
下面就按照我自己关于散文写作的需求对老先生的观点进行整理和解读:发现并呵护自己的写作兴趣—好散文的几个标准—如何写出好散文
一个人的一生能把自己感兴趣的一件事情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据我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其实很大一部分人是没有自己的兴趣的,或者根本没有发现自己的兴趣。
回到写作上,自己对什么最有兴趣呢?散文?诗歌?长篇小说?短篇小说?童话?
梁老先生说:“兴趣,是人追求完美事物的一种本能。基因决定了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某种特殊的才能。”
这点就我自身而言,从小对文字就比数字更为敏感,更为感兴趣。后来因为要考大学要工作,渐渐地就没有时间去延展自己的这份兴趣。直到遇到了简书,这份一直以来比较倾向的喜好再次被激发出来。
但是文学的体裁很多,诗歌,散文,戏剧,小说……自己该从哪方面来深耕呢?从最开始的散文再到现在还是散文,经过在文字里长时间的浸润,尝试和思考,慢慢意识到自己最爱的就是散文,我想这应该就是我的兴趣所在。
如何能够呵护这份兴趣并持久地热爱,或者朝更大了讲,如何让这份兴趣的种子最终结出累累硕果呢?
老先生这样描述:“兴趣是人的天性,但要成就功德,还得将它转化为目标和毅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我理解的便是能够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冷板凳。没有人一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能够轰轰烈烈,总要经过无数次心灵上的风吹雨打,在无人问津的时候默默耕耘,在无人喝彩的时候潜心专注,方能有所进步,有所收获。
正如先生这样总结:“有的人知道自己是瓜是豆,春风得意,却耐不过夏的煎熬,等不到秋天的丰收。只有一开始就认定要收获一颗大瓜的人,栉风沐雨几十年,才能享受到秋的喜悦。”
我想这对任何一个写作者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当发现了自己在散文写作方面的兴趣,一定希望自己能够源源不断地创作出好的散文。那么,好散文有没有标准呢?标准又是什么呢?
老先生给出了“一文,二为,三境,五决”的标准,分别指:“一文”即有文采;“二为”即思想和美;“三境”即景物之美,情感之美,哲理之美;“文章五决”即有具体形象,可叙之事,真挚情感,深刻道理,借用典故。
至于“借用典故”这点我想是为了增强散文的厚重感和文化底蕴,但是每篇文章都能够巧妙而恰当地用上典故考验的真是写作者是否拥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底蕴。
但是,这只是老先生认为的“五决”之一,即使没有这点,我想一篇散文能够文质兼美,有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观点,斐然的文采,也能称得上是一篇合格的散文了吧?然,于我等而言,能写出这样一篇合格的散文也得做坏不知道多少冷板凳吧!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这篇千古不朽之文暗合了老先生对好散文的定义,是他最最推崇的。
总之,即使没有老先生这样的眼界和学识,作为一个普通的文学爱好者也能懂得好散文并不好写。优美的文采需要深厚的文学基础,而散文的美感又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深刻的思想又非丰富的阅历不可,否则那思想也难拔到多高的境界。
哦,原来好散文是这个模样的啊,可是这样的好散文该如何得来呢?
“一个作家的写作是由两大背景决定的:一是他的生活,二是他的阅读。”老先生这样这样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花了很多的笔墨去描述自己的阅读经历,文学、科学、哲学……涉猎之广泛让人为之惊叹。通过老先生的描述,可以把他的阅读和写作那千丝万缕的联系概括为:阅读古典诗词让他的散文意境高远,脱离庸俗;阅读古典散文让他的散文气势恢宏,如巍峨高山,如辽阔宇宙;跨领域阅读让他思维广阔,散文也自有一种宏观、浩荡和深邃。
除了阅读,老先生说他在散文领域的另一条腿便是创作实践。
的确,就像听到很多人说孩子学写作文,为什么读了古今中外那么多书,依然写不出一篇像样的作文。也有人说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自己的一生。
这里涉及到的都是一个亲身实践的问题。只有自己去写,不停地写,不害怕表达,什么都敢于去表达,也许才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用准确无误而又丰富优美的词汇表达出来。
所以,大胆地写就是了!哪怕从唠家常,一餐饭,一句对话,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写起。让自己在无人问津,没有光亮的角落里一点一点长上翅膀,一点一点学会起飞!
对于这位在散文文坛上辛勤耕耘了数十年的元老级人物,你会在他优美而又深邃的文字里看到散文写作的真谛。
“如果你能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对某种事物的强烈兴趣,你就保护它,扩大它,你想成为什么样子,就能成为什么样子,这才是一个最厉害的秘密武器。”与诸君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