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饭我做的是玉米糊糊,一个粉条炒茴子白,老公在外面买的烙饼和包子。等端到桌子上的时候,孩子没有想特别吃的欲望。我不顾及其他,自己专心吃。孩子说今天是七夕节, 我插嘴说,看爸爸今天要给妈妈买一个什么样的礼物。孩子随口说,咱们可以到外面买点儿吃的。说到吃,我说:“你看来对今天的晚饭很不满意。”
孩子说:“今天的饭就像是拾破烂吃的。”
那一刻我瞬间不舒服。
那个我感觉就是我做的不够好。
同时我也感觉到很委屈。上午上班,下午搬家,晚上回来做饭。
于是我对孩子说,我有些累了,想休息。躺在床上休息了几分钟。那一刻,心情低落到了极点。对孩子有很强烈的排斥。于是,我选择离开,出去逛超市。
我在想我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情绪?为什么对孩子的话也这么大的抗拒?(不接纳自己不够好)
我听到一个声音,你不是一个好妈妈,你是一个不会做饭的妈妈。我听到的是对自己的一个否定。看来我不够好的声音始终在我心里。
孩子一句话又让我听到了一次自己的不够好。我知道这是从小形成的惯性思维,是对自己的一个不认可。此刻,我只想拥抱自己,拥抱内在的小孩。我对自己说,彩琴,你已经足够好了。我知道你已经很累了,你甚至已经疲惫不堪,我来拥抱你,还有我可以陪伴你。
感受到自己从小以来这个“我不够好”如影随行。这么多年来,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让我有一种内疚自责的感觉。所以我在跟别人说话,甚至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总要照顾到对方的感受,不要让对方产生一种内疚。
自己有的,才能够感受到别人的。此刻,想和孩子沟通,如何感受别人的感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