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自杀论》后对当今社会自杀现象的思考

读《自杀论》后对当今社会自杀现象的思考

作者: 三姑娘e | 来源:发表于2020-04-13 20:29 被阅读0次

  根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人/10万(302页),农村8.58/人10万(318页)。 其中城市男5.30人/10万,城市女4.33人/10万,农村男9.09人/10万,农村女8.05人/10万。2016年,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自杀死亡人数加起来占全球自杀死亡人数的44.2%。身处网络社会,网上也频频曝光自杀现象。自杀这一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陌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耳听的自杀事件不少,从官员自杀到员工自杀(富士康)、大学生自杀、明星自杀等等层出不穷。有些甚至发生在身边,不管是中学时同一县城的学生自杀,还是今年过年期间村里的某位妇女因家庭矛盾自杀。

一、未读该书之前对自杀的看法

  有时候思考,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杀这种现象?小时候觉得自杀很恐怖,因为大人说起时都是脸色沉重、毫无笑颜。后来觉得自杀的人很惨,他们选择自杀前内心必定冲突绝望,自杀后样子让人不忍见,活着的人还对逝去的他们指指点点,这些都令人沉重压抑。更多的是对采取自杀这一行为的疑惑,觉得既然自杀过程要忍受痛苦,死后也要受人非议,为什么还要自杀呢,有死的勇气,还不能勇敢地活在世上吗?”深究我的看法,无不把自杀归结于个人因素,个人精神状态、心理状态、思想等等

  但是对于自杀的人,难道可以一味地指责吗?把自杀完全归因于个人,是个人的软弱无能或是心理问题,而没有自然以及社会因素吗。

对那些自杀的人,单方面责怪他们不热爱生命,是不是强加了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观念强给他们?并且在自杀率如此高的社会,自杀真的仅仅是因为个人心理、身体等因素吗?

二、本书概述

(一)、研究方法

在接触社会工作、社会学以来阅读的书籍中没有哪一本书的研究方法、统计图表数据让我如此震撼。自杀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在任何社会都存在,但人们往往把自杀归因于个人精神衰弱、酗酒、种族、遗传等。在该书中涂尔干认为是社会因素(社会整合、社会失范)导致的自杀,运用否证、排除法、演绎推理、一破一立、由果溯因的论证方法论证了自己的假设。

(二)、基本框架

  涂尔干在一开始就给自杀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人们把任何由死者自己完成并知道会产生这种结果的某种积极或消极的行动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死亡叫做自杀。从而只认定个人行为和结果这两个外在特征,对于个人无意识引起的死亡不视做研究范围。

  在论证自杀的影响因素过程中,涂尔干分为三个部分:非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和社会类型、作为一般现象的自杀

  第一部分:涂尔干用统计数据分析了影响自杀的非社会性因素,发现实际上这种影响根本不存在。非社会因素包括心理变态、正常的心理状态、酗酒、种族、遗传、自然因素(气温、气候)、仿效行为。这些因素的影响一一被排除,那些曾经广为流传的断论,如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多,一个人自杀主要是心理上原因,等等,应该被审慎对待。

  第二部分:从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的方法,发现从自杀原因推论自杀结果很难,故而确定了由果溯因的研究方法。在这一部分接下来主要分析了宗教、家庭、政治社会和职业群体中的自杀情况。涂尔干认为自杀分为四种类型:利己主义者的自杀、利他主义者的自杀、异常自杀(失范自杀)以及混合自杀。

  第三部分:明确说明影响自杀的社会因素。从前面的分析得出,社会自杀率只能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解释。个人心理、自然环境、种族等非社会因素都与自杀率并不相关。表面上看自杀是一种个体行为,实际上是集体倾向。紧接着还谈到了自杀与其他社会现象如道德、犯罪的关系。最后谈到社会对自杀应该是什么态度,自杀往往被认为是不道德的,被法律所禁止。作者认为自杀是正常、必然、不可缺少的但可以避免的“弊病”。自杀是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也有一定的正功能,也提到通过教育、宗教、家庭、政治团体对自杀进行预防,虽然收效甚微,并且用职业团体或行会对自杀进行控制。

三、思考

面对层出不穷的自杀现象,在阅读过《自杀论》后,尝试用社会工作的视角思考如何介入、应对社会自杀现象。社会工作或者说社会学强调人“人在情境中”“人是社会人”,所以在应对自杀这一行为时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身体心理因素,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因素。首先对于精神衰弱心理状态引起的自杀倾向,社工要学会辨别是否属于自己的工作范围,还是只能由精神病学家介入治疗。其次对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社工要快速辨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保障案主的生命安全改善案主的社会环境,整合资源创建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强相关的教育,发挥家庭社区学校的作用,最重要的是加强有自杀倾向的人和社会直接的互动联系,增加社会资本。

相关文章

  • 读《自杀论》后对当今社会自杀现象的思考

    根据《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2年中国城市自杀率为4.82人/10万(302页),农村8.58/人10...

  • 简年13:《论犯罪与刑法》读书笔记

    读《论犯罪与刑法》切萨雷·贝卡里亚 一 关于对自杀的惩罚 自杀看来是一种不能被接受真正意义上的刑罚的犯罪,因为对...

  • 杂谈三号

    读《自杀论》时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结论:宗教对信徒自杀率的影响不在于教义而在于所构成的集体生活,即能形成较完善的集体生...

  • 我的心理医生(四)

    自杀 在《自杀论》中,将人们产生于过分个人主义的特殊类型自杀称为利己主义的自杀。其实,从自杀人的这方面来说,我们...

  • 自杀论

    陶扬鸿 观新闻报道,知今自杀者愈多矣。昔之自杀者多为成年有职者,今之自杀者乃多有童子学生,呜呼!何至此哉!童子学生...

  • 论自杀

    根据我的经验,写一篇东西一般是由于 1想到一个好题目;2想到一个好开头;3想到一个好结尾之中的一种或多种。同时,我...

  • 论自杀

    “自杀是唯一严肃的哲学问题。”——Albert Camus 人拿起小刀,划破手掌下方,将伤口放进温润的水里;或是脱...

  • 论自杀

    望着楼下车水马龙,只需要轻轻一跳便能够结束一切,所有化为泡影。但胆怯拯救了自己,怕得不是未知的死亡,只不过是难以忍...

  • 10岁男孩自杀——异常行为的背后分析

    自杀现象 几天前,一则新闻勾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个10岁的男孩给家人留“遗书”后,选择跳楼自杀,在“遗书”中,...

  • 自杀的思考

    ​​作为一个不久前还在说着怕死的人,讨论自杀就像个笑话 人就是这么矛盾的动物 最早是关于对别人自杀的态度 首先说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自杀论》后对当今社会自杀现象的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wfo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