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去年五月,正好是梅雨季,台北的夜晚下着绵绵细雨,空气闷湿燥热。从医院下班回家后,见着姑姑坐在餐桌旁的木椅上,手中拽着一张白纸,表情如天气般愁闷不安。
“姑姑,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我走到她身侧,拉开椅子坐下。
她抬头看着我,扬了扬手中的纸:“你看,这是我的检验报告。我今天去医院健康检查,医生说我体重太重,空腹血糖太高,再不控制就会变成糖尿病。”
我接过报告,低头看了看,上头写着体重处于肥胖的范围,空腹血糖6.7毫摩尔/升。这数值刚好介在正常值和糖尿病的诊断值之间(5.6-7毫摩尔/升),正是所谓的“糖尿病前期”,若迟迟没改善可能正式跨入糖尿病。
我拍了拍她的手,安慰她:“放心,现在只要开始做三件事,第一…,第二…,第三…,就能摆脱糖尿病前期。”
她笑了笑:“听你这样说安心多了,好!我试试看。”
02
一年后的今天,在公园巧遇姑姑,远远瞧见她甩着手,哼着歌,沿着沿路的绿荫快走运动。
我小跑步跟上她,打了声招呼。
她开朗地笑了回应:“自从去年你叫我做一些改变后,我的体重从原本的65降至55公斤,体质指数从27降至23,现在不仅血糖正常了,连血压也正常了。”
“太棒了!很高兴你能赢回健康,最棒的是能坚定持续执行一年的时间。正确的知识,再加上执行力,就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以上是我家人真实的故事,也是我常说给病人听的故事。
现在就来说说如何藉由三件事,逆转糖尿病前期。
03
首先,看看美国糖尿病学会发布的糖尿病指引是怎么说的:
过重或肥胖者减轻7%体重和增加体能活动(中等强度的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可推迟或预防发展成第2型糖尿病。
根据指引和医院工作的临床经验,我总结出三件事:
第一、超重或肥胖者,减重7%
首先判断一下自己的体重是否处于超重或肥胖范围。最常使用的判断指标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计算公式是以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的平方。
例如:一個人的身高為1.75米,體重為68公斤,他的BMI=68/(1.75^2)=22.2(公斤/米^2)。
超重和肥胖的定义如下:
超重:24 ≤ BMI<28
肥胖:BMI ≥28
若是你的体质指数大于24,甚至更高,请你将目前体重的7%视为减重目标。
第二、采取低热量的低升糖指数饮食
升醣指数(Glycemic Index),简单来说就是一种食物“造成血糖上升”的指数。
当我们摄取高升糖指数的食物时,会造成体内血糖值快速上升,而身体为了保持本来的平衡状态,会大量刺激胰脏分泌胰岛素来降血糖,血糖快速下降易造成饥饿感,使我们吃进更多东西,也易造成脂肪堆积。若长期食用高升糖指数的食物,会增加胰岛素阻抗,且可能加重胰脏负担,增加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
当我们摄取低升糖指数食物,血糖值将维持在较稳定状态,胰岛素分泌量也因此减少,脂肪的形成与堆积速度也跟着减缓。
进食后的血糖波动:左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右为低升糖指数食物
常见食物的升糖指数值:
低(≦ 55 ):全榖食物、豆类、豆腐、花生、绿色蔬菜、水果(菠萝、西瓜除外)、多数海鲜及肉类、奶油、优格、原蜂蜜
中(56~69):意大利面、糙米、栗子、麦片、芋头、南瓜
高(≧70):糖果、炼乳、白饭、贝果、乌龙面、麻糬、吐司、玉米、山药、山芋马铃薯、巧克力
也许你现在心想:“什么?可是我爱的都是高升糖指数食物耶,难不成要把整张表背起来才吃东西?”
别担心,有以下几个小秘诀来帮助你:
❶ 高纤维
高纤维食物能延缓消化速度,有效避免血糖值骤升。富含膳食纤维的糙米,其升糖指数就比白米低了许多。因此,在淀粉的选择上,建议选择愈粗食的愈好,比如:燕麦丶糙米丶五谷米等。
❷ 少加工
加工精致食品,血糖反应较快,易导致高血糖。以同样的食材来说,未经加工的原态食物,升糖指数通常比较低。比如,食材来源同样是牛奶,鲜奶比起经过多重加工丶精致度高的冰淇淋,升糖指数就比较低。
❸ 避免过度烹煮食物
长时间烹煮会使食物中的淀粉颗粒糊化,容易被消化吸收, 使血糖上升速度快。白饭和稀饭二择一的话,请选择白饭。
❹ 减少淀粉类,增加蛋白质食物
每餐淀粉少吃几口,改以部分黄豆制品、鱼、蛋、去皮瘦肉等蛋白质食物取代。因蛋白质食物会延长消化吸收时间,增加饱足感,并可推迟血糖上升的速度。
第三、每周运动至少150分钟
饮食是减重的主角,而运动是不可或缺的配角。
每周运动至少150分钟,一周运动五天,每天30分钟;或者一周运动三天,每天50分钟。建议运动天数最好错开,比如周一、三、五运动,效果会比密集运动来的好。
运动强度至少要达到“可以讲话,但不能唱歌”的程度,像是快走、骑脚踏车都可以。
运动能增加肌肉量,帮助燃脂并维持基础代谢率,使减重不易复胖
知识不难,贵在践行。
相信你也能像我家人一样,成功逆转糖尿病前期。










网友评论
请问医生,较高尿酸(超标10个点)的饮食怎么处理?😀
以后肯定会有像我一般的留言,估计到时你得忙死。
突出你最核心的优势。
【建议】看到这篇文章过多的介绍肥胖者怎么样预防糖尿病,因为我自己本身以及我身边的人都是属于瘦的体质,我更感兴趣的是能写下我这个体质的人,预防和解决这个病的建议和方法
【感受】最开始我是被标题吸引了,关于健康的话题现在是大家最关注的,可就是不懂好的方法,而现在的医生很多只是习惯性的给诊断,开病方,没有详细的告诉病患怎么样去做预防,很多都是等查出问题,才明白后悔已晚,很感谢你提供的专业知识分享,会传播给身边人更多人看到!
亮点:1.第一张图配的很到位,又有恐惧,又有好奇的感觉。
2.文章分了三大块,还以标号形式标出,让读者对文章的框架一目了然。
3.文中由故事引出专业知识不突兀,也更让读者接受。
4.文中重要的文字用黑体标出,提醒读者其重要性值得借鉴。
建议:1.看您的文章,感觉您应该是台湾人,我也不知道台湾的标点符号是不是和我们大陆的不太一样呢?我先提一下我们大陆的,如果跟您那里的不一样,您继续使用您那里就好。我们这里 说的话要用“ ”,比如"姑姑,怎么了,看起来心情不太好"。2.第一、超重或肥胖者,减重7%。那里适合用顿号。
感悟:一看您就是这方面的专家,重要的是还能把这些专业知识分享出来,让大家学习,很棒,很无私,手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