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七点多,我们一行四人从天津起飞,一个半小时后到达山西运城机场,目的地——稷山县。
稷山县古称“高凉邑”,为山西省运城市下辖县。稷山,《辞海》中这样解释:“山名,在山西稷山县南,跨闻喜、万荣、安邑、夏县四界,一名稷神山,俗称稷王山,相传上古时后稷始教稼穑与此,上有稷祠,下有稷亭”。
后稷,姬姓,名弃。父帝喾,母姜嫄。
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被称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农耕始祖,五谷之神。后稷为童时,好种树麻﹑菽,麻﹑菽。成人后,有相地之宜,善种谷物稼穑,教民耕种。尧舜之相,司农之神。
相传上古时候,有邰氏之女姜嫄在荒野看到一个很大的脚印,便好奇地把脚踩在上面比大小,结果怀孕生了一个男孩。姜嫄左思右想,觉得男孩来头不祥,怕以后惹祸生灾,让人把孩子丢在大路旁。过路的牛羊见了孩子,全都绕道而行,姜嫄又把孩子扔在森林里,虎豹见了孩子,也都不敢近前。姜嫄的疑心越大,便把孩子扔到一个村子外的池塘里(今闻喜县北垣冰池村)。当时正是六月大热天,池水齐岸。当姜嫄刚把孩子扔出手时,忽然狂风大作,天昏地暗,池塘眨眼间结了一层厚冰,孩子躺在冰上哇哇直哭。不一会儿,一只大鸟从山上飞来,张开翅膀,把孩子和整个池塘盖了个严严实实。姜嫄见此情景,不由暗暗惊奇,忙将孩子又抱了回去。那孩子再三被抛弃,因此起名叫弃,弃长大成人后善种五谷,并能预知庄稼的收成。尧帝时,封弃为农官,更名后稷。
《稷山县志》说:“邑以稷山名,以后稷始播百谷于兹也”。相传,后稷死后,埋葬在那只大鸟飞来的山上。从此,那座山就叫成了稷王山,而那个村子就叫成了冰池村(今闻喜郭家庄镇)。可见,稷山及稷王山一带正是后稷曾经存在和他教民稼穑,并为中国古代农业做出巨大贡献的故里。
稷山是早就计划要来的地方,因为身体原因一拖再拖,这次终于成行。
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沉浸在后稷的故事和这里如亲人般的热情里。
稷山,是我们的福地!
这里本来是我们要做公益的地方之一,因为新发地突发疫情,活动被迫改期。但是我们却在这里遇到了一位老中医,他为我们把脉开药,尤其对于我的病,更是多了一个治疗途径。
本来想在这里做公益的我们,现在却先被救治了。很多时候,我们只要一直善良下去就好,不用想为什么,不论身处什么境况,带着感恩的心,做个善良的人就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