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八)优秀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如何养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七)优秀孩子的学习习惯是如何养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六)优秀孩子的学习习惯如何养成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十)家长该如何调动孩子的学习积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四)初一的孩子应该如何高效学习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十二)开学以后能让孩子高效学习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十一)秋季开学前后,如何让自己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三)作为家长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绩逆袭拿高分(一)做好试卷分析,孩子成绩
- 新学期如何让自己的孩子逆袭拿高分(五)初二、初三的孩子该如何保持
常常有家长说,我的孩子单元小测验成绩不是很差,但是一到期中期末之类的大考就考得没有那么好,这是为什么呢?是不是孩子大考紧张?我想说,可能有,但一定不完全是。平时教学中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讲过一个知识点以后,学生运用所讲解的知识点进行练习,都能很好的解决题目,有的学生在讲解几个知识点以后就有可能用混淆,比如我们初中学习到的整式乘法的公式,单纯一个公式的时候,学生们应用的比较好,或者说刚学完一个公式,针对这个公式进行练习的时候,学生们也都可以正确的应用得到准确的答案,但是如果把几个公式结合起来,把公式的正向应用和逆向应用结合起来,学生们混淆的情况就特别的多。这是许多学生和家长的困扰,究竟如何可以攻克这个问题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可能出现的原因,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孩子们会知道就是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题的,一部分学生就是用模仿的形式,仿照老师的例题把题目解出来,比如还是乘法公式,在单纯练习同底数幂的乘法时,孩子们计算都很好,但是如果把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加法放在一起,部分学生就会算错,我见过合并同类项的时候,把系数和指数都相加的情况,这就是混淆了公式。如果再加上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公式,那混淆的就更多。这还是公式的用法没有辨析清楚,而不是因为考试紧张出现的错误。
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是要弄清楚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公式的意义,理解其用法。在掌握以后,就是要把新学的知识和之前的知识关联起来,明白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相近的知识可以用列表格的形式把之间的区别和联系通过表格对比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孩子们觉得性质很多的四边形模块,要学习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几个图形的性质和判定,它们之间有很多相似之处,也有一些不同,每一种四边形类型学习过以后,如果能把它们的性质和判定都对比出来,对这部分知识就会理解的更透彻更准确了。
还有一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是错误的题目会重复错误,这次作业错了,也许下次作业还会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小测验出现的错误在大考中又重复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也是很多见的。
我想起我很多年前教过的一个学生。这个学生初一下学期开始就跟我学习,刚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的文科还是很好的,语文和英语的成绩在班里排名都很靠前,但是数学总是在50分左右徘徊,内容理解的都不是很透彻,我又跟家长了解了一下孩子小学时的学习情况,他爸爸说这个孩子小学成绩就是在及格附近,偶尔也有不及格的情况,但是升上初中以后,第一个学期的成绩都出现在50-60之间,家长在家试着辅导了一阵子,也没有办法,找到我希望我能帮助这个孩子有所突破。
这个学生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小男孩,我先让他把所学的公式和定理都总结到一个本子上,他会按照要求把课本上的,老师讲过的和我们总结的有用的公式和定理都摘出来并背会。等到一个章节学完,我会带着他一起画一下整个章节的知识网络图,有相似的知识我们也会列表格对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按照这样的方法,很快这个学生的知识就有了体系。除了知识点,我也会带着他做一些题型的总结,我们把他做过的练习题整理到一起,学过一个章节,我们就一起把知识点可以出题的类型一起总结出来,起初的一些章节是我带着他一起总结,慢慢地他就会自己总结了,我就让他先自己总结一下,不全的地方我再给他补充,这样他不仅掌握了知识的内容,也更了解知识的用法。
这样学习了一个学期以后,初一下学期,他的数学成绩就能达到70分以上了。人们常说初二是一个分水岭,主要是因为初二的学习内容比较多,为了能留出足够的中考复习时间,学校需要在两年半的时间讲解完三年的内容,初一为了扎实基础,进度并没有那么快,初二整个的教学进度就会快很多,我们数学学科初二又加入大量的几何内容,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考验。为了能让这个学生不在初二拉下,我们除了延续之前的知识点和题型总结,我们还一起建立一个好题积累本。我知道好多老师和家长都提倡孩子建立错题本,为了让孩子把错题积累下来,我个人观点,只积累错题效果不如积累好题,那么什么是我们要积累的好题呢,比如一个题目的陷阱设计的比较精巧,一个题目考查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比较好等,我们觉得这个题目出的好,我们就把他整理出来,为了节省时间,我们可能会把题目复印一下粘在笔记本上,这样也能保留最原始的解题思路。再复习的时候,可以看到自己当初解题的时候是不是进入了误区,是不是绕了弯路。如果有更好的方法,我们会在旁边进行补充。另外,如果有一题多解的题目,我们会把每一种证法,每一种解法都补充起来,如果通过题目可以总结出模型,就会在题目旁边写一些总结,以保证我们做过的题目可以推广到更多的同类题上面。
刚开始,这个学生不知道什么题目需要总结,我就告诉他这个需要总结,需要怎么总结,手把手总结了一些题目以后,他自己也有了感悟,觉得需要总结的题目自己就会主动整理到本子上,因为他有总结的习惯,后来连他学校的老师给他布置卷子的时候,都会给他两份,一份是作业用来做的,另一份是让他剪拼总结的。他学校老师也经常在课堂上夸奖他,让班里的同学跟他学习一起总结知识点和题型,老师也会布置列章节知识网络图的作业让孩子们一起完成。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他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个孩子中考时,数学试卷的满分还是120分,他的中考数学成绩是113分,那一年数学的最高分是117,虽然不敢说他是数学学霸,但他已经不再是数学学渣了。因为这个学生英语非常好,高中的时候他选择读了国际班,高中结束他顺利的被波士顿大学录取,录取以后他给我打电话,很兴奋的让我猜他被波士顿的哪个专业录取了。我猜了几个他都说不对,之后他告诉我他被数学与经济专业录取了。我很吃惊,他居然选择学习了数学相关的专业。现在,他还在美国攻读相关专业的研究生。他的积累本在他结课以后送给了我作为礼物,他说要让他的学弟学妹看一看,积累的重要性。现在,我每次遇到不喜欢记笔记,不会总结的孩子,也会把他的本子拿出来给学生看一看,希望后面的学生可以做的更好。
学而不思则罔,不仅要学习,更要反思与积累,这样我们的学习会有更好的效果。我建议每个孩子,都要学会每天晚上总结一下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把当天学的知识跟之前学的知识对比记忆一下,看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每次作业后,抽出一点时间把知识点可以出现的题型及时的总结到积累本上,一个章节一个模块结束,可以抽出时间画一下章节的知识网络图,或者几个章节凑成的模块的知识网络图,整理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更建议,在每次考试以后,积极的整理试卷中的好题,比如老师讲解试卷时候提到的高频易错题,难题,这些题目不论我们是不是做错了,都可以及时的整理到好题积累本上,并根据题目的情况总结一下相应的题型和解题方法。每隔一段时间,拿出我们的积累本复习,也许还能找到其它的解题方法,这时候在反思对比一下各种解法的优势与不足,及时我们没有做过很多很多的练习册,相信也能有很大的提升。







网友评论